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宋朝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课堂设问是为提高教学效益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就设问的种类和原则谈一点认识和体会。一、课堂设问的种类 1、引入新课的设问引入新课是教学程序的第一环,新课引入是否顺利,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成败,通过设问巧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底蕴的强烈愿望,例如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教师可先演示“铁球碰鼻”的实验(取一个铁球作为摆锤,用细绳悬挂起来,把铁球移离平衡位置,靠近实验者的鼻尖,然后放手,当铁球落过后又荡回来时,十分靠近鼻尖,却不会碰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大铁球撞向鼻子时老师一点也不怕呢?由这个问题引入课题,学生的思维就很活跃,又如电动势课题的引入,可采用教师先演示将同一小灯泡分别接在  相似文献   
2.
含有电容器的电路问题历来是令学生头痛的问题,出错率高,这类问题之所以易出错,原因是学生不适当地将电阻电路的解法套用到含电容电路之中,为了防止负迁移的产生,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确解含电容电路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搞清电容器电容量变化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切科学研究都始于观察,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科学观察力的培养训练谈点浅见。一、科学观察力的基本要求 1.目的与计划: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无目的的东张西望,不是观察。观察应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观察目标,采用什么观察方法,是耳闻、目睹?还是手摸、鼻嗅、舌尝?应记录哪些数据?观察前应有明确的安排,做到有计划观察,避免观察时手忙脚乱。例如“物体浮沉条件”这一课可采用实验探索法来研究浮沉条件。首先应明确观察目标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有的学生实验时直接将物体投入液体  相似文献   
4.
郑柏宏 《物理教师》2004,25(11):50-51,54
探究性试题的编制除了要符合一般知识性考查习题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探究性试题的特殊性,探究性试题的考查以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新颖,待解决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来源于真实的自然现象、生产生活或科学研究中,而不能采用如子弹打木块、弹性钢球碰撞等理想化的纯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