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小学数学开放型题目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已知条件开放;二是多种结论、答案并存。一些开放型题目具有其中一种特征,有些则是兼具两种特征,这就决定了该类型题目的解题过程更具有探究性、拓展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时,应充分考虑题目类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通过开放型数学题解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首先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终目的也是要让学生可以在其实际生活中有所得益,所以教师的教学应该要充分与生活接轨,创设情境为学生知识获得提供生活化的土壤;开展实践活动,将生活经验带入课堂;建立科学评价,保证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即要求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言行得体。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若脱离的现实生活便毫无意义。所以,本文立足于“社会”这个基点,以导入社会信息、模拟社会场景、开展社会实践三个策略的应用展开了论述,为“社会化”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勾画蓝图。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的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很多的活动设计方案,教师对其理解和运用仍不到位。为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笔者通过研究,探索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图表、空白等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 一、明确目标导入主题 揭示主题,宣布学习内容是每节课的第一环节。第一环节是序幕,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导出主题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谜语、歌曲、动画、图片等。在诸多方式选择中,教师既要考虑切入主题,又要注重趣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