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家庭道德教育就是根据家庭道德规范或行为准则去训练、陶冶每一个家庭成员,使他们形成相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感情和道德习惯,最后使遵守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每一个家庭成员自觉的道德需要。 家庭道德教育是提高精神文明程度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把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变成人们  相似文献   
2.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 ,学生与教师、学习与教授、个人追求与校园环境、舆论导向与教学内容等环节、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特定整体。处理好这一整体中各环节各要素间的关系 ,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有效性机制,对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有效性机制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目标、动力、保证几个方面.德和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目标,它们规定着教学有效性机制的方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动机系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动力,它们启动着教学有效性机制的发生和发展;管理和行为主体的意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有效性机制的保证,它们督促着教学有效性机制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变心价值体系自觉性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比较认同,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了一定的自觉,但还有一定差距。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于自觉性的培育。要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思潮和科学把握教育规律等路径来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性和能动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层次不高,主要体现在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四个方面建设的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了大学文化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的缺失。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民办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同时还可以强化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要探究大学生喜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研究学生接受该课程的规律,重视探寻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形成的规律,重视探究教法与学法辩证统一的规律,重视探究学生接受行为规范的规律。其次,教师应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基础"课教学方法的认知。最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选择大学生喜欢的"基础"课教学方法,比如,课堂辅助教学"我最喜欢的格言演讲"、实践锻炼教学法等。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学习与教授、个人追求与社会环境、舆论导向与课程内容等,这些环节、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教学的特定系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决定于《思想道德修养》构成教学系统诸要素所具有的功能,而且决定于《思想道德修养》诸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课题组为了比较准确地把握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状,以问卷的方式在城乡干部、大学生、高中生群体中进行了调研。调研表明,这个群体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及其内容的认知度高。该课题组总结了福建省联系实际坚持“一个引领”、“一个目标”、“三个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做法,提出了福建省今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价值体系的形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把握,又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的真实反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历史的必然.要使大学生对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真正理解并自觉践行,必须做到历史意境与理论认知的统一、历史眼光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历史使命与现实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政治理论”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简称“两课”)的教学内容。本文讨论的“政治理论”接受活动 ,即教师将“两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 ,通过学生的接受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的活动。“政治理论”接受活动能否完成 ,需要“政治理论”接受活动的基本因素及其内在联系 (即机制 )的作用。概括起来 ,我们把“政治理论”接受活动的整体运行机制分为“政治理论”接受活动的目标机制、动力机制、保证机制。一、“政治理论”接受活动的目标机制分析“政治理论”接受活动作为系统的运行 ,不论接受主体是否意识到 ,这一接受活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