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体育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生产力标准学习讨论的广泛开展,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特别是为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拓宽了视野,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生产力标准,包含着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提高,无论是思想道德素质,诸如改革创新意识的增强,艰苦奋斗精神的振奋;还是教育科学文化素质,诸如科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2.
"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运用他的"历史环境"理论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性及其所处的"独一无二"的历史环境的具体分析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虽然尚未得到充分的阐释和未被实践所完全验证,但它是俄国乃至东方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可能性,并得到了部分的初步验证。作者不同意《黄淮学刊》1998年第2期发表的《人类历史进程的现实与理想》一文的一些提法和观点,并提出和论证了自己的看法。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商讨有助于对这一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的历史哲学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世界人口呈增长趋向,地球是否能承受人口增长的负担,引起世人的关注和担忧。中国人口多,中国的粮食是否能自己养活自己的人口,也引起人们的怀疑和忧虑。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审视这个问题,揭示中国人口状况和粮食问题,能够得出中国可以立足国内自己的粮食养活自己人口的肯定结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是他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核心是俄国村社问题。马克思运用他的历史环境理论,通过对俄国村社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俄国村社发展前途两种可能性的预测性设想,指出,如果有成功的俄国革命的引导和利用与它同时代的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就,俄国村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正>我很想设计一个像劳动节、妇女节那样的节日,叫“过祖先的生活节”, 时间是8月的第一个双休日。在这期间,不能用电视、冰箱等祖先们没有用过的东西。只能用木头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马克思运用他的“历史环境”理论对俄国社会的特殊性及其所处的“独一无二”的历史环境具体分析而提出来的,并为实践部分地得到了验证。但这一重大历史哲学理论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阐释和未被实践所完全验证。因此,探讨这一理论的提出、依据及其与民粹派“村社理论”的异同,以及这一理论在俄国的部分验证,有助于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19世纪50年代初,由于欧洲大革命的失败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促使马克思开始考虑东西方革命的关系这个影响到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理论问题。于是,马克思从此时起开始了对东方社会的研究,并逐步建立了他的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在对东方社会研究中发现,从古代至近代长久而稳固地存在着的“村社”制度不仅在东方国家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而且它曾严重地制约着古老东方社会的发展。那么,当东方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近代历史时期,这对于“村社”的历史命运和古老东方社会的发展前景将带来什么影响呢?这是马克思从此时起直至他…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化如同其他东方国家一样,不是由其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因素,而是由于几次“西学东渐”高潮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而启动的。因为明代中叶后萌芽的资本主义,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和封建制度的重重压抑下未能发展到手工工场阶段,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不可能发生质的变革,与此相适应的封建意识形态也依然如故。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正处于上升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向东方农耕社会扩展,它低廉价格的商品和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以及近代民主自由思想,成为了“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①,使非…  相似文献   
9.
日中近代化起步前后西洋观变迁的比较郑祖铤日本和中国进入近代化之前,均属于东方儒教文化圈的农耕社会,家庭手工业未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近代化起步不是“内源”,而是“外源”启动的,即伴随一西学东渐@的过程启动的。结果.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学西方卓有成效;中...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论"两种生产"到<人类学笔记>论村社命运"一切取决于历史环境",从正面阐述了他的"历史环境"理论.同时,马克思用唯物主义根本改造了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将"地理环境"纳入了社会生产力范畴,摧毁了"决定论"的全部依据的基础.马克思正是用"历史环境"理论分别对印、俄前途作出预测分析,指出19世纪中期的印度可能是资本主义前途,19世纪晚期的俄国可能是社会主义前途,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卡夫丁峡谷"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