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郑秀忠 《福建教育》2005,(11A):40-41
开放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个性思维的展示平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和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开放,要以“有效”为目的.要体现数学本身的特性,体现数学的思维品质。开放,同样需要精心预设、合理指向和必要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植树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线殳图,经历猜想、实验、抽象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间荫与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丰运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解起植树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表象与概念密不可分,学生对事物的表象越丰富,就越能沟通具体事物、图形与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对概念的理解越容易。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呢?下面就结合教研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验教材删除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章节,给一线教师造成了错误的理解,认为新课程的"解决问题"只重视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强调数量关系的教学。从此,数量关系不敢讲了,生怕"套模式,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发展"。其实,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已经把数量关系的教学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如何进行数量关系的有效教学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郑秀忠 《福建教育》2007,(12):41-42
数学语言精确、抽象、逻辑严密。阅读时,学生需要通过算一算、摆一摆、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充分理解数学语言,理解每一个术语与符号的意义,并依据数学定义、定理、规律、性质等去分析算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个过程蕴涵的信息远远要比文本信息丰富。丰富文本背后的信息,如把省略的结论推导过程、不同于课本的解法、自己理解的难点、对某些问题的困惑及时旁注在课本空白处,不仅能使课本中的内容丰满。也便于学生与同学、教师交流,或日后再次阅读,能提高阅读效果。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口算除法的例1,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验教材删除了“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一章节,给一线教师造成了错误的理解,认为新课程的“解决问题”只重视生活经验的积累,不强调数量关系的教学。从此,数量关系不敢讲了,生怕“套模式,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发展”。其实,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已经把数量关系的教学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如何进行数量关系的有效教学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口算也叫"心算",它不是简单的笔算,而是一种独立的运算方式,它在"数与代数"领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口算内容作为数学课程之一,承载着一定的育人价值,由此笔者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口算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其口算内容的编排意图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技能,还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一、注重个性化,培养学生数感学生建构口算的策略方式与笔算不同,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