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作为高校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逻辑学教学改革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境。为了让逻辑学教学能满足社会需要,逻辑学课程在高校基础课程中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继续深化逻辑学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理论开辟了教育研究的新视野。他对非连续性教育的原因、形式及其应用的详尽深入的论述给现代幼教 ,如课程改革、发展转折期的疏导、教育氛围的创设、师幼互动、开展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等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论虚概念     
虚概念问题在形式逻辑中争论很多,本文就虚概念的有关问题,如虚概念定义,虚概念有无内涵与外延等问题作了分析研究,认为虚概念是有内涵和外延的。  相似文献   
4.
O·F·博尔诺夫(Otto Friedrich Bollnow, 1903-1991)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教育人类学的杰出代表,非连续性教育理论是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论述了非连续性教育的原因,并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的形式及其应用。由此,博尔诺夫开辟了教育研究的新视野,引起了人们对长期被忽视的非连续性教育领域的重视,促使作为传承文明、育化个性的工具———教育趋向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一、“非连续性教育”理论的成因  1.传统的教育形式具有片面性。通过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博尔诺夫认为,传统的教育中,有关…  相似文献   
5.
道家美育思想是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以"道法自然"的认识论为宗,以"自然体悟"的方法途径为用,构建了自己完整的崇尚自然及追求自然生活的美育体系.至今,对现代儿童美育活动仍有着重大启示与深刻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