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教育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1.
近世中国人看亚洲的一个窗口──《西国近事汇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代社会,任何国家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总是从周边国家开始,中国也不例外。所以,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首先并且主要是亚洲观。在前大众传播时代,信息的社会传递工具落后,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且无法超越空间阻隔,因而,大大限制了古代中国人对对部世界的了解认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见于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先秦时代。一般来说,古代中外信息传递者主要是五种人:政府特使、民间商人、僧侣教士、文人游客和移民群体。这些人不仅给中国带来许多周边国家的口头信息,而且留下不少重要的文献著作,如:《山海经》、《佛国记》、《大唐西…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视是大众媒介最基本的功能。①在清朝甲午(1894年)以前,大众媒介可以说是首要的最基本的对外环境监视执行者。《申报》为甲午以前我国反映日本事态最显赫的大众媒介,本文将其有关日本的时事报道和述评作实证分析,探讨其报道的编辑特点和内容特点。一、早期《申报》日本报道的编辑特点早期《申报》的编辑只是就来稿进行简单的集纳,未经较细的整理与分类。②它一般是将各色简短报道无序地集合在一起,总冠以一个简单的标题,250字以上的报道通常另起标题。有时集合报道中也有长达630字的单则报道[如《综译东报》,《申报》第3556…  相似文献   
3.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次提到我国报刊派遣驻外记者 ,是 192 0年 10月 16日《晨报》、《时事新报》派瞿秋白、俞颂华等人赴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三卷 ,第 93 5页 )。《羊城晚报》1982年 4月 12日转载《中国最早的驻外记者》(未注明出处 )亦称这批记者“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一批驻外记者、通讯员”。实际上 ,由中国人主持笔政 (《申报馆》 ,葛元煦《上海繁昌记》 ,台湾文海版 ,第 78页 )的《申报》在壬午兵变前已派访事人驻高丽 (《申报》1882年 9月 2 3日 ,第 3 3 75号 ) ;19世纪 80年代上半叶 ,《申报》还派遣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