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4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提出一种供配电计算机模拟演示系统,通过设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给出演示功能和监控功能的实现方法,并说明了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网中的连锁跳闸现象,提出一种针对潮流转移引发连锁跳闸的关键节点识别方法。根据连锁跳闸支路的表现形式和后备保护的动作方程,确定筛选支路受扰严重性的评价指标,筛选出严重受扰的支路。结合初始故障断开后系统中支路电流与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关系,利用聚类分析算法筛选电网中的关键节点,并对关键节点对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以IEEE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筛选关键节点是有效的,可以为电网预防连锁跳闸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配电网络中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基于馈线终端单元的配电网区段定位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用鲸鱼优化算法实现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通过MATLAB对支路矩阵、电源接入情况进行编程,创建含多电源的IEEE33节点的配电网模型,完成配电网故障信息编码方式、开关函数和适应度函数的构造。对发生单点故障、多点故障,以及存在信息畸变的情况下发生故障的定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鲸鱼算法能实现准确定位,其收敛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均优于传统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以及最近的蝠鲼觅食算法。  相似文献   
4.
磁元件损耗在功率变换器总损耗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其损耗的准确评估对功率变换器的效率至关重要。测量技术是一切研究磁元件损耗的基础,也是评估磁元件损耗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总结现有磁元件损耗的测量技术,对比分析各种热量测量法,电气测量法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展望磁元件损耗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电网连锁跳闸场景下,提出一种对电网临界初始运行状态的搜索方法。首先,根据系统在连锁跳闸时的具体表现,结合线路电流型后备保护的动作行为,给出判断电网连锁跳闸的数学表示形式,并对支路在连锁跳闸时的临界状态进行全面分析。其次,建立寻找距离当前电网初始运行状态最近的连锁跳闸临界初始运行状态的优化模型。最后,通过聚类分析法,筛选出连锁受扰支路上的关键节点,基于关键节点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IEEE-14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连锁跳闸时的临界状态进行有效搜索,从而帮助运行人员观察当前运行状态的安全情况。  相似文献   
6.
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及福建工程学院悠久办学历史形成的传统特色,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探索和实践。认为:要准确定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使所培养的人才成为“务实性、应用性、适用性、创新性”人才;要辨证统一“理论与实践关系”、“应用与创新关系”、“通识与专业关系”,设计“一条主线、两个课堂、三大平台、四个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四项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选定夏热冬冷地区的典型城市杭州的一公共建筑,利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DeST对其逐时建筑能耗进行了模拟.选取外窗系统节能的关键因素:外窗朝向(A)、玻璃种类(B)、窗墙比(C)、外遮阳(D),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各个因素对建筑全年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夏热冬冷地区外窗朝向对公共建筑全年负荷影响最大,其次为玻璃类型、窗墙比和外遮阳,并得到了建筑总能耗最小的优化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中,综合负荷的动态和静态成分所占比例对电网的暂态极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根据湖南电网的实际特点和电网结构以及运行情况,研究了综合负荷模型中不同感应电动机比例对湖南电网南北断面南送功率传输极限的影响,分析了综合负荷模型与恒阻抗加恒功率的静态负荷模型应用于湖南电网对断面南送功率极限的不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综合负荷模型和参数变化对电力系统稳定水平影响的机理,最后对湖南电网负荷模型和参数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用于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的动作特性自动测试系统设计,通过下位机的微控制器精确采集断路器在漏电流条件下的切断时间,并将数据传输至所设计的上位机进行记录。详细分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其运行流程,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该系统极大地节约了断路器检测的人工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