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大系统,按照时序,灾后重建可划分为恢复性重建和发展性重建。灾后恢复性重建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到灾前的“常态”轨道。在“发展性重建”阶段,基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在恢复性重建的基础上。实现灾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灾区居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和灾区抗灾能力、区域发展能力的提升。本文认为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在2—3年内绝大多数地区会恢复到灾前的“常态”轨道,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受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力建设是灾后恢复重建后的关键。文章认为从恢复重建阶段起,不仅要为受灾地区创造经济机会,而且要保证这些机会的平等利用,特别是要为那些受灾民众充分利用,也就是说要把实现共享型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理念。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单德朋  郑长德 《软科学》2012,26(2):46-51
借鉴现有研究给出了适宜测度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相关数据对2005年和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完成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对西部民族地区内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差异进行了识别,并对西部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完成水平相较于2005年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内部差异略有下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对西部民族地区完成全面小康进程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把企业科技投入产出过程分为技术生产和技术改造与应用两阶段系统,并据此构建企业科技投入产出链的两阶段系统链模型。基于该模型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9类制造业的科技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制造业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综合阶段上的投入产出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别;利用SPSS的欧氏距离根据投入产出效率把制造业分为效率兼优型等四类,得出提高各个靶阶段效率可以改进整体投入产出效率。借助一元回归模型检验以上两阶段系统链模型的正确性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0次变动利率,以2007年为界,前六次利率上调的基本特征是“控制通货膨胀、抑制消费”,适应物价由低走高;后四次利率下调则是“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针对全球经济下滑的现象,央行试图通过降息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跨期消费模型和运用斯拉茨基方程对利率变动的效应进行了分解,从而分析了利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跨期消费取决于实际利率水平;利率变动对消费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位于成渝间的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从核心—边缘结构看,是两个核心区的边缘区,经济集聚力远小于成渝两个核心区。《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这些地区既是重要的发展机遇,又可能使其发展的挑战更加严峻。文章基于三区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首先分析了落后地区现代产业份额的决定因素,并进行了数字模拟,结论是:如果落后地区的支出份额足够高,那么加强中心地的落后地区与两个发达地区间贸易的政策,可以吸引企业迁移到落后地区。当支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时,贸易自由度的上升会在落后地区发生突发性集聚。然后以内江为例,分析了成渝间经济洼地的空间经济特征,并与核心区—成都进行了比较。同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和成渝经济区经济洼地空间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对于这些地区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