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终身教育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教育。早在2 000多年前的中国,孔子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学而知之的教学方法,为仁由己的人本思想都体现出终身教育的理念。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能够为我们今天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对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从进入幼儿园便浸润在幼儿园创设的环境中,因此正确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环境创设是很有必要的。乡土文化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观赏的环境、互动的环境、“根”的环境、幸福的环境。幼儿园在利用乡土文化进行环境创设方面仍存在诸如乡土文化资源流于形式、资源开发不全面、环境创设时间制度化明显、教师对乡土文化资源了解不深、忽略环境的教育价值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环境创设停留在前两个层次。在幼儿园间开展乡土资源课程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环境创设的科学性、促进乡土文化环境创设中的家园共育、发挥社区育人作用,以创设后两个层次的环境,从而让幼儿成为“有根”的幸福娃。  相似文献   
3.
孔子“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的启发教学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中西启发教学的两大源头,这两种教学方法对东西方教育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研究两者的异同,对今天进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及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教育得到传承,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各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藏”,我们不能全部抛弃也不能全盘吸收,要有选择的继承发扬,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教育,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公共教育学"是师范生一门必修的公共课,它开设的意义在于给学生将来的教学实践打下理论基础、端正学生的教育理念、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把握教学规律。当下"公共教育学"在课程任务定位脱离实际、教师缺乏有效教学的理念、教学方式传统、学生自我培养意识淡薄问题,从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树立学生正确的师范精神等方面入手,可提高"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