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家校合作成功开展的前提,但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家长常被排斥在教师的沟通网络之外.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研究发现:(1)在控制家长主动沟通和学校固定效应等因素后,教师与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家长沟通频率显著高于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家长,存在"差别化沟通"行为;(2)家庭背景对教师的关注、表扬、沟通等合作育人行为存在影响,并会强化弱势学生对不平等的感知;(3) KHB分析表明,家庭背景对教师行为的影响中,25-44%通过家长教育参与这一中介变量产生.据此,应引导教师平等地进行家校合作育人,加强对弱势家长教育参与的指导,减少家庭背景对学生不利的影响,促进微观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校园欺凌对青少年健康发展存在严重不利影响,如何干预和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发生率,减少欺凌对青少年的危害,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研究基于OECD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调查的中国数据,考察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受欺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体育锻炼能显著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概率,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受欺凌的概率将降低5.1%。进一步使用双重稳健模型纠正选择性偏差后,结论依然稳健。(2)异质性分析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体育锻炼对减少青少年受欺凌的作用越大,而对不同性别、年龄青少年的影响趋同。(3)机制分析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改善同伴关系和提升社会情感能力,多路径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概率,其中社会情感能力的作用最大。(4)采用更换变量界定方式、估计模型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依然成立。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增加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机会,并将更多体育资源向弱势青少年群体倾斜,通过构建良好同伴关系、提升社会情感能力等,降低青少年受欺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钱佳  郝以谱  李豪 《教育与经济》2021,37(4):48-55,80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基线数据,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分析了留守对农村初中生同伴交往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基于夏普利值分解估计了影响强度.研究发现:第一,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留守对农村初中生构建同伴关系有显著的负效应;第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留守对学生同伴关系的负影响以仅父外出留守、七年级学生、男生、非寄宿学生群体更为突出;第三,夏普利值分解发现留守可以解释同伴关系变异的3.75%.应从国家政策、学校指导和家庭支持等层面对留守儿童同伴关系予以关注和支持,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