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国富民强是人类一直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国家政治军事强大的直接体现.中国富民强国的历史发展尽管艰难曲折,但是富民强国的客观要求和发展内容,随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高职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已经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法学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法学教育不能沿袭过去的培养目标,而是要定位在培养普通法学人才,为社会输送大批从事简单或辅助性法律事务工作的法律人才目标上。  相似文献   
3.
高职自主招生作为普通高考的有益补充,促进了我国高校入学选拔方式的多元化。自主招生引起高职院校生源竞争。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内部管理,创造特色学院文化,塑造良好学院形象,是增强自主招生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享有"诗佛"美誉的王维,一生中以禅入诗的作品丰厚。在诗中,他用主客融为一体的风光隐寓佛光禅影,用诗境表现禅蕴,形成了含蓄、空灵、明秀的艺术特色。本文试分析了王维诗歌禅蕴生成的种种原因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享有“涛佛”美誉的王维,一生中以禅入诗的作品丰厚。在诗中,他用主客融为一体的风光隐寓佛光禅影,用诗境表现禅蕴,形成了含蓄、空灵、明秀的艺术特色。本文试分析了王维诗歌禅蕴生成的种种原因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野草》,以其继承性和独创性的高度统一而闻名于文坛,本文从两个方面浅论它的继承性。一、《野草》受到的外来影响《野草》受到的外来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与鲁迅注意吸收、借鉴大量的外国文艺作品是分不开的。《野草》中24首散文诗的创作时间是1924年至1926年。1926年以前,俄国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已大量地被翻译介绍到国内。这些作品,在题材立意、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上,均给鲁迅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表现手法上,鲁迅受到屠格涅夫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采用第一人称上。屠格涅夫51首散文诗中,有26首是用第一人称叙写的。《野草》中采用第一人称叙写的竟有16首之多,如《题辞》、《秋夜》、《影的告别》等,占三分之二篇幅。这种手法的运用,显然是冲破了旧诗歌的束缚,自觉地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世界范围内正掀起一场信息化的革命,教育则是首当其冲。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迫在眉睫。现代的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为了把他们打造成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引导学生主动收集信息和素材,培养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既是学科教改深化的必然抉择,也是信息技术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