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郝秀娥 《学子》2014,(3):4-4
正当前的教学中,许多课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举例学生分析"这一模式,致使学生缺乏投入精神,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不少教师把导入新课的功效局限于激励、唤醒、鼓舞,实际操作时以朗读激情、故事明理、设计悬念等作为载体。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多处于被动调节的状态,对学习活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