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人格教育是创新的前提 教育者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除了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外,还需要有高尚的人格。要有包容百家的宽阔胸怀,要有民主作风,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学术性格”,要理解和宽容学生在创新中发生的错误,使学生有一种创新安全感和光荣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人格教育.以下两点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是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校期间要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因此,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商帮兴起并在商业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商帮发展的过程中徽商和晋商得到尤其突出的发展,而传统的陕西商帮则在发展中逐渐没落,被徽、晋二商远远超越。从三商兴起的地缘因、活动区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入手,力图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究陕西商帮没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思索当代陕西商人所应具有的时代观念和视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