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都派出部队转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但由于两党性质的不同决定其所开展的敌后游击战争存在巨大差异,并最终导致其敌后武装力量出现彼消此长的结果.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党对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意识反映不同,出现国民党初期抗战的无序失控和共产党的循序不紊;两党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目的不同,这影响到两党抗战态度和国共关系;两党在游击战术原则的应用上存在极大差距,共产党灵活多变,国民党则滑向了阵地战;两党对其根据地政权、经济、民众工作等各项建设重视程度不同,成效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大学生爱国运动的光荣历史,总结了其意义、特点及启示。大学生要弘扬爱国传统就必须做到三点:把爱国爱民情怀化作勤奋学习、早日成才的坚强动力;紧密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积极投身当代中国改革与建设的伟大实践,站在时代洪流的前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建设环境,坚持“冷静、理智、合法、有序”的爱国主义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抗战爆发之初,李宗仁和白崇禧极力倡言“焦土抗战”理论,表达了要“与侵略者作殊死之抗战”的政治方针和决心,也概括了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思想。白崇禧系统地论述了游击战的意义及其与正规战和正面战场的关系,推进了国民党军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理论与实践,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场的开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首的新桂系在抗战前后提出了以运动战、游击战为核心内容的焦土抗战理论,并不断传播,直至推动了国民政府的抗日战略战术发生部分转变.同时,新桂系将游击战术运用于抗日实践,在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和大别山根据地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新桂系这种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游击战术对抗战带来了某些积极影响,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