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雍阳杂记〉载:某生误入一个山洞,顺山洞迤逦而行,遇一鹤发老翁,乃其五世先祖也。先祖告之曰:此神仙福地。某生欲过神仙生活,便处处模仿诸神行迹以装神仙,后终被识破,不但未装成神仙,还落得跌落尘埃摔伤腰腿的结果。在现实商品社会的大背景中,也有些人(或单位)随风逐流,欲过把“神仙”之瘾,但他们不  相似文献   
2.
每听到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即国歌)的奏起,人们便会热血沸腾;每听到昂扬热烈的《歌唱祖国》、宽广深情的《我的祖国》(上甘岭插曲),人们便会产生一种由衷的自豪感与奋发向上的力量。于是,就有人站出来说:“这几年,歌唱祖国的新歌曲太少了,作曲家们不愿写了。”真的如此吗?诚然,近一个时期,写个人感受的多了,写哲理的多了,写情恋的  相似文献   
3.
绮丽不足珍     
艺术创作,从来不反对雕饰、润色。艺术之所以有别于自然,概与雕饰有关。“巧饰粉黛意最真,”关键在于“巧”。巧,即是合理、得当,即是自然的顺势顺情的夸张。不饰易露,过饰为伪,露与伪皆要失去艺术美的本质。然而,纵观我们当前的歌曲创作,确有雕饰失当的现象.这现象愈演愈烈,便要形成华而不实的曲风了.与此相关,同样促成华而不实的是过份注重了技巧性而忽视了可唱性;注重了怪僻性和新异牲而忽视了质朴性和平易性。过饰、怪僻、新异都不是美。美,就是自然基础上的适当表现。《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得生动:“白玉不雕,美珠不文,质有余也”。  相似文献   
4.
一、正名曰“美声歌曲”既非约定俗成,亦非科学界定,适于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叫做“通俗歌曲”,适于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叫做“民族歌曲”,偏偏适于美声唱法演唱的歌曲不叫“美声歌曲”却称为“艺术歌曲”。这就带来了许多误解,似乎只有美  相似文献   
5.
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变化而产生的不适应,由于通俗歌曲的独步天下,由于歌曲艺术商品化的增强,当前歌曲作者的存在格局已然发生了很大程度的、甚至是带根本性的变更。原来的那种专业(各文艺演出团体中的专职创作者)十半专业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随着通俗歌曲的发兴,通俗歌手也忽地多了起来:专业的、业余的、名为专业却只业余的、名目业余却干专业的、已走红的、正崛起的、跃跃欲试的……。然而通过与他们的交往,竟引出了一番慨叹,虽很可能是个别现象,却多少带点儿典型性。接得一位颇有影响的歌星来信,从那不足一页信纸的歪歪斜料的字迹中,竟发现了“报欠”(抱歉)、“致深深的敬礼”等不忍视读的词句。同一位录制过盒式带、身价颇高的青年女歌手乘车赴演出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