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吸引旅游者外出旅游的最本质动因。把文化变为资本,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经济,以旅游经济的发展来体现文化,实现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这是大连对俄旅游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也是向国际旅游名城迈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郭和英 《科教文汇》2008,(1):157-158
女性意识是指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它是激发妇女追求独立、自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本文从女性意识角度深度透析安娜婚姻爱情的悲剧意蕴,使婚姻中困惑的现代女性得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复活》集中体现了托尔斯泰晚年关于社会与现实、人生以及人性等方面的思考。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正是托尔斯泰的思想载体。作者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精神救赎,表达了希望通过人性的苏醒与回归来拯救社会的强烈愿望。这也是经济急速发展的当下中国社会呼唤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只有了解所学外语国家的文化,才能深刻地理解所学外语.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有步骤地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具备运用外语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郭和英 《考试周刊》2014,(30):20-21
数词文化蕴涵该民族、国家特殊的文化习俗和社会文化心态。本文分析了俄汉两个民族语言中的数词文化内涵,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揭示了其产生的原因,以帮助人们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理论,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任务型语言教学体现了由关注教法向关注学法转变,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注重语言本身向注重学生体验、语言习得转变。  相似文献   
7.
郭和英 《考试周刊》2014,(39):104-105
本文根据英语专业学生在二外俄语学习中呈现的特点,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出发,利用英语专业学生在所学语言知识上的优势,遵循外语学习的普遍语法原理,采用英俄双语对比的二外俄语教学方法,使二外俄语学习产生"正迁移"。  相似文献   
8.
郭和英 《考试周刊》2014,(40):19-20
社交称谓语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言语礼节范畴,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社交称呼语体现社会关系和社会变革,是语言微型的交际系统,系统的差异与两国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密不可分。本文就中俄社交称谓语,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有助于人们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