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产品质量是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能否增加出口、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是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赵紫阳同志曾经指出:“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致命弱点,也是今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克服这个“致命弱点”和挖掘这个“巨大潜力”,对于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对产品质量差的原因作一些分析,对提高产品质量谈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在农业生产中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一规律,就能调动广大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为了弄清这方面的问题,最近我们到舒城县孔集公社太平大队、双河公社双河大队,进行了关于贯彻按劳分配、实行定额记工的调查。一、定额记工是最能反映按劳分配的计酬形式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是城乡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连接点。有计划地改造和建设小城镇,带动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从自给半自给性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不仅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巩固工农联盟,而且有利于加速我国“四化”建设的步伐。为了探索小城镇的建设途径,我们最近考察了安徽省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