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奉化市莼湖镇中心小学地处滨海重镇莼湖,毗邻中国第一渔村桐照。在"十二五"蓝海战略的引擎拉响后,学校打造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意义更为深远。但是,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们发现促进儿童发展才是校园文化的本原性目标。只有在现代儿童观的指导下研究儿童,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教学过程一、回顾诵读,初读课文1.四十多年前,著名作家叶圣陶曾在《爬山虎的脚》中描写过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2.揭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些什么。3.交流初读感受,梳理课文中的人与事。二、多层解读,深悟课文叶老帮“我”修改作文以及那天下午的…  相似文献   
3.
珍珠鸟(节选)冯骥才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  相似文献   
4.
设计思路跨进新的世纪,网络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了接触网络的经历。通过“焦点访谈”式的交流,让学生诉说自己触网的点滴经历,从而引发较为集中而深刻的感受,使写作的欲望奔涌而起,内心的话语从笔下倾泻而出,并通过专题式的交流与写作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做一名优秀的网上冲浪者。导写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话题1.脑筋急转弯:世界上最大的网是什么网?(互联网、因特网)2.扩说词语:身处信息时代,坐在电脑前,你会想起哪些跟“网络”有关的词语?(上网、网虫、“大虾”、“菜鸟”、网民、网页……)3.教师总结揭题:根据我对大…  相似文献   
5.
教学背景 本课是郭昶老师在全国"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改革20周年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特等奖的一节课.由于课文简短而寓意深刻,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为中心,开展课内拓展阅读等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感受寓言魅力的同时,获得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跨进新的世纪,网络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了接触网络的经历。通过“焦点访谈”式的交流,让学生诉说自己触网的点滴经历,从而引发较为集中而深刻的感受,使写作的欲望奔涌而起,内心的话语从笔下倾泻而出,并通过专题式的交流与写作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做一名优秀的网上冲浪者。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读多韵味 语教学中的人性的把握,主要是强调学习过程中“情、趣、韵”的追求。课始,力求在读读背背,吟吟诵诵中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诗意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谜一样的作文,作文中的谜,正可以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锤炼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的基本功,提高详细描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以保证阅读实践时间为前提,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原则,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策略一: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给足时间,保证学生有参与课堂学习自主发展的时空。在实际教学中,最佳的选择就是让学生把主要经历放在阅读原文上,进行不同层次地读,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台阶状推进,完成全程阅读。在学习《燕子》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不同目的的“五读”(读…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读多韵味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把握,主要强调学习过程中“情、趣、韵”的追。课始,力求在读读背背,吟吟诵诵中领学生进入一个诗意的春天。方法一:导读揭题1.读句导入。读读下面这段话,并充完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泼机灵的()。2.读这段话,说说对燕子的了解。3.阳春三月,春天的使者燕子翩而至,拉开了春天美丽的画卷。(出示题,教师配乐范读课文。)4.读课文,捕捉春天的镜头。方法二:古诗营韵1.春天到了,站在春天的肩头,感受着春天的温馨和甜蜜,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人对春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