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森子凭借其独到的先锋性、对语言边界的不断冲击以及对生活的批评与反思,其诗歌构成一个极其庞大且内容复杂的体系,并藉此实现其对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20世纪80年代"新历史小说"兴起后,当代文学对历史的言说又有一种新的观照和动向骤然凸显.这具体表现在对以往经典作品的解读上,很多小说家以解构的方式,采取搞笑手段,既轻松又随便地在戏说中任意涂抹、颠覆历史.于是,人们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调侃、对游戏人生给予认同,解构经典、戏说历史几乎成了近年影视剧创作的主流.鲁迅、巴金、曹禺、张恨水、张爱玲的名家名作以及所谓的"红色经典"被乔装打扮一番后,也开始粉墨登场.一种"泛娱乐化"泛经典化"倾向在我国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现象,它的合理成分及不利影响何在?是应该大加挞伐、一概否定,还是分析其出现原因,理清其文化背景、社会心态、文学观点,正确对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剑龙先生带领他的一批弟子,就此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和讨论,甚有启发意义.本刊特予发表,企盼能为当前的经典解构和历史戏说现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必要的反省,以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国家 ,不同年代乃至不同的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国自汉代开始 ,学校教育中普遍采用等级记分法。如汉代太学的成绩评定分成及格和不及格两个等级 ,后又分甲、乙、丙、丁四等或优、良、中、可、劣五等。中国学校采用百分制最早始于清代末年 ,190 2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 )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 :“评定分数以百分为满格 ,通过各科平均计算 ,每科得 60分者为及格 ,不及60分者为不及格。”百分制记分法断断续续地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 ,起初学习苏联广用五分制 ,后改百分制。“文革”期间 ,…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业评价中评价者和学生都是主体,为了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业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在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实行学分制、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用好成长记录袋、继续加强语文中考改革等。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富足的同时,也饱尝了物质文明带来的寂寞苦闷。作为“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敏锐地体味到了现代都市中个体生命遭受的精神困境。现实家园与精神家园的缺失成为穆时英小说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6.
郭海荣 《成才之路》2010,(21):36-37
教学艺术是教师的一种能力,而化学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的环节。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艺术,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在这里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续写作品的特性及其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续写作品,是指续写他人作品,就是在他人已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维、创作而成的作品。续写作品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对未完成作品的续写,第二大类是对已完成作品的续写。尽管两大类续写作品的续写方式各异,但它们又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一、续写作品的特性(一)对原作的依附性。续作以原作的存在为基础,对原作品有一定的依附性,这种依附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三要素上对原作品的依附性。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由三要素构成,即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续写作品的三要素是由原作品的三要素发展和延拓而来的。其人物,尤其…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国家,不同年代乃至不同的学校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国自汉代开始,学校教育中普遍采用等级记分法。如汉代太学的成绩评定分成及格和不及格两个等级,后又分甲、乙、丙、丁四等或优、良、中、可、劣五等。中国学校采用百分制最早始予清代末年,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评定分数以百分为满格,通过各科平均计算,每科得60分者为及格,不及60分者为不及格。”百分制记分法断断续续地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后,起初学习苏联广用五分制,后改百分制。“文革”期间,学校曾用及格与不及格两级制以及百分制等方法。现在我国学校教育习惯上采用百分制记分方法,60分及格似乎天经地义。尽管有时人们也采用“及格与不及格”两级记分法以及“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法,但百分制毕竟是人们最常使用,同时也是最熟悉的一种记分法。  相似文献   
9.
10.
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的构建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可以防止恶性后果出现,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避免决策出现重大失误,也是实施科学管理的保障。根据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阶段性等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公正、客观、科学相结合的原则,二突出长期的、潜在的和累积性影响的原则,三注重发展效果和增强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当遵循整体性,可操作性、相对独立性、层次性、差异性、动态与稳定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