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现有资助体系,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办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高校现有认定办法存在的问题,力求在现有基础上寻找更加有效真实的认定办法,对高校帮贫助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国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受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委托,北京市数学教学研究会于1994年8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市顺义县召开了全国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50多人,提交论...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目标导向和行为导向是专业教育顺利开展与正确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专业教育中存在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实用主义影响、思想认识局限、导向能力不足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导向作用,应强化导向意识、细化导向内容、改进导向方式、提高导向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在几何图形中求函数解析式的题目,这类问题由于它在应用基础知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能力方面具有独到与综合的功能,是一类很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对此类题的解法及教育功能作简单分析: 一、数形结合,静中求动,寻找函数关系 这类题目的一般解法,是在运动变化的几何图形中,利用它相对静止状态的位置关系,“由形到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解题过  相似文献   
5.
在平面几何教学中,证明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一般是给出已知、求证和图形,让学生用演绎法写出证明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探索了如何发挥几何证明题在加强双基,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让几何证明题这种传统的训练手段,在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方面,放出新的光彩。 1.先猜结论再证明只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由条件去猜测结论,然后再证明.这种形式由于结论没有事先给定,学生不能按照一般证明的程式,从结论出发,采用“执果索因”的分析法,寻找证明途径,首先要有一个观察和猜测的过程,主要应用的是直觉思维。由于结论是猜测的,需要在演绎推理中,对猜测的结论不断地反馈,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变革,对新一代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把数学教育学的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新趋势,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第Ⅰ卷(44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共44分,每小题2分) 1.加点字注音都符合汉语拼音规则的是( )。 A.树叶(yi) 肥沃(u) 新鲜(xin) B.贫穷(ging) 波浪(bu) 陈旧(jiu) C.回归(gu) 侵略(l) 知识(zh) D.柳枝(lu) 缺乏(qu) 寻常(xn)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要修订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版)》从1992年开始,已经使用了九年。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修订初中数学教学大纲,首先,是为了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第二,我国数学教学要跟上近几年来国内外数学课程和教育理论发展的步伐,比如课程内容体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图形计算器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创新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北京市有四十多所中学的几百名教师,利用图形计算器开展课题研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本文归纳和总结了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从理论上对使用图形计算器进行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关键、重点、途径、基础、方向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对指导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几十年中,对一些基本问题始终伴随着许多争论和分歧,特别是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致使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无所适从。对职业能力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目的是为职业教育能够培养一流职业人才,提供理论和认识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