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春满人间     
【说文解字】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天来了,万木向阳,百花齐放,鸟语花香,彩蝶飞舞,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人们用无数优美的词藻来赞美她,颂扬她。春天像美丽成熟的少女,穿着华丽的纱裙翩翩地来到人间。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于是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每个国家,都在筹划新的一年的计划。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窗户     
【咬文嚼字】窗,我们的先祖在摆脱穴居生涯来到平野,自己盖屋建房,除分门设户之外便是穿壁造窗。原始时期的窗有三种:一叫“向”,这是个象形字,像朝北开的窗。二叫“牖”,这是个会意字,字由三个部分组成:片、户、甫,“片”表示墙,“户”表示小门,“甫”的意思是旁边,说明“牖”是开在小门旁边墙上的窗——南窗,这个窗要比“向”先进多了,它已经有木架子支撑着,故《说文》说:“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第三种叫“囱”,它是现代“窗”的本字,月亮(夕)从一个方形的孔穴投射进光亮,这就表示天窗,所以《说文》称“囱,在墙曰牖,在屋曰囱。”人类历…  相似文献   
3.
秋高气爽     
【说文解字】现代汉字"秋"写作从禾从火,以前火在禾之左或右,现在固定在左,因而一般人误以为秋是"火"字旁。其实这是字形的讹误。"禾"是象形字,像庄稼禾苗之状。"火"本跟"禾"  相似文献   
4.
鼠行天下     
[说文解字]   "鼠"是个象形字:上部龇牙咧嘴,肥肥的身子,四条灵活的腿,拖着长长的尾巴.鼠有许多让人感到厌恶的特点:一是偷吃粮食,《诗经》里诅咒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相似文献   
5.
郭蓬蓬 《江西教育》2024,(19):79-81
美术课程是学校美育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紧扣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关键能力。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师应当以生活为基,以实践为本,以关联为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由干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的智慧才得以充分的发挥,人类 社会才会越来越光辉灿烂、丰富多彩。可以说,没有汉字就不会有 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化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讲,探讨汉字就是探求中 国的古代文明。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邀请上海大学余志鸿教授和他 的助手复旦大学郭蓬蓬傅士,带我们一起走进美妙而神奇的汉字世 界,和我们一起去体悟傅大而精深的汉字文化。  相似文献   
7.
分门别户     
【咬文嚼字】中国人一向对“门户”特别看重,有许多成语或熟语带有“门户”:“自立门户”“门户之争”“门户之见”“门户开放”,等等。自从人类摆脱洞穴生涯,走向平野,建筑房屋作为住家,就有了门和户。“门户”一词本是家庭的进出口,后借代特指家庭,也就引申为某一派别;它既然是进出口,也引申为出入必经之地。原始人穴居山洞,自然无门户可言。进入农耕社会,渐渐造屋建房,便有了门户。根据文字资料,我们是先有“户”后有“门”。户和门都是象形字。户,像单扇的门。《诗经·豳风·七月》有句“塞向户”,就是讲冬天一到,寒风凛冽,农民们便赶快…  相似文献   
8.
有目共睹     
【说文解字】目,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就是画一只眼睛,初造的字作横写状,肖似人和动物的眼睛,目眶呈橄榄形,中央是圆形的珠眸。随着汉字字形变化,篆书里“目”的眼珠被拉直成线,圆形变成方形,整个眼眶由横向到竖向,变成了长方框。这样,原来象形的眼睛倒像是一架梯子或者书柜了!目,尽管不像眼睛的形状了,但是它的意义却没有改变。其基本意义:(1)表示人或动物的眼睛。如“有目共睹”“目不转睛”“目中无人”“目瞪口呆”等成语里都是表示眼睛的意思。(2)表示眼睛的功能——观看。如“目空一切”“目无全牛”“目无余子”等成语都是表示看的意…  相似文献   
9.
鼠行天下     
【说文解字】"鼠"是个象形字:上部龇牙咧嘴,肥肥的身子,四条灵活的腿,拖着长长的尾巴。鼠有许多让人感到厌恶的特点:一是偷吃粮食,《诗经》里诅咒说:"硕鼠硕鼠,  相似文献   
10.
冬尽年开     
[说文解字]   "冬"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绺可挂的丝头,丝的两端有小圈,意为丝的末端打了结疙瘩,表示丝已用完,到了尽头,即"终"字(见下图).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