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代性”既指时间及时间里的时代特征,也指现在与过去本质之不同的当代特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观是时代话语权建立的标志之一,充分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性”,相对忽略了现在与过去本质之不同的“当代性”体现。而这正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创新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建立属于自己的文学史哲学观是体现现在与过去本质之不同“当代性”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域人文精神的内涵及现代性发展,首先是总结一个地区既有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然后以当下该地区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发现既有人文精神阻碍该地区现代性发展的各种弊端,以期在建造新现实中,产生真正新的地域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有什么样的批评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批评,成熟的文学批评必须具备科学意识、哲学意识和独立意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文学批评不同程度地欠缺科学意识、哲学意识和独立意识,分析其缺陷,找出症结所在,为形成中国自己的文学批评积累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高兴>是当代实力派作家贾平凹2007年出版的有关农民工生活的长篇新作.与优秀文学作品相比,<高兴>体现出对"反文明"话语的依附;对"世俗现实"的非个体化关照;走不出的自在写作等三方面的类型化的艺术特征.这三方面的艺术特征既成就了<高兴>个性化的内容书写,同时也阻止了它向经典作品靠拢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大学审美教育存在教育目的的非个体人审美教育、创造性审美品格的缺失、启示性审美教学的不力等三大问题。启示性审美教学强调从观念层面坚持审美教育目的的个体人生教育,从内容层面坚持审美品格的创造性教育,从操作层面坚持审美教学的启示性教学。由此,致力于开辟中国审美教育面对转型期中国人审美困惑的新路,以深化当下高校审美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