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从语源上看,汉英相去甚远,两种语言最大的差异是汉字英词。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和印欧语系。但汉英又同属曲折变化较少的分析性语言,也都不是典型的综合型语言。它们之间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共通的东西。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传播与交际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讨论翻译中的跨文化传播与交际,其特征、构成、内涵及其社会和语用翻译功能。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每一位成员,除了有生理缺陷以外,都会说话,都使用语言.对于语言的性质、特点、内容、内涵及外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长期以来都众说纷纭。或把语言当着自然的产物、人类特有,或是把它当作一套符号系统,或是一种社会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跨文化价值观念的视角对所谓“海归派”和“本土派”的划分进行剖析。这种分歧其实就是“五四”以来中西文化争论的延续,其核心是讨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价值问题,但这种争论也有为私利所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在各相关学科的影响和推动之下,外语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外语理论研究的目的都是力图回答这个问题:外语是怎样习得的?我们研究过母语的习得与外语的习得,两者虽然同是人类学习与习得语言的过程,但却存在很大差别,后者的习得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因素,如个人的认知风格,对外语文化的了解和潜移默化的掌握,母语的正反两方面的干扰与迁移,新语言规则的内化形成,对目的语言语行为准则、交际原则的掌握,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目的、态度的作用,心智的因素,学习方法与策略,受教育的程度等,都起一定的影响作用。对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由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华文明定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已经融入中国人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也带来了中华文化上的全球化要求。中国人开始在日常生活、感情和文化选择上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原有的价值观念正在被结构进一个完全不同的序列里。中国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尽快“融入”国际社会,担当国际责任与义务。在这个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实体性将受到外来文化与自身发展需求的双重挑战,中国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探讨了中职学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8.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CHINA ENGLIS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什么是中国英语及其在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的元研究其中至少包括文化学元理论(metatheory)研究、元方法(metamethod)研究和元资料分析(meta-data-analysis)三大领域。跨文化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旅游也是一个产业。  相似文献   
10.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CHINA ENGLISH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什么是中国英语及其在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