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探讨建立新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并加以实施。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的实验教学思想。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引用、实验室开放,开展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木屑为原料,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以聚乙烯醇为粘结剂,采用混合法将生物炭与果胶复合,并负载磁性,经烘干定型制备果胶包覆的磁性生物炭材料(果胶@生物炭-Fe3O4)。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N2吸附-脱附(BET)等方法对果胶@生物炭-Fe3O4进行表征,结合吸附实验分析其对Cu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当生物炭、果胶、Fe3O4质量比为5:1:1,溶液pH值为6,吸附24 h,果胶@生物炭-Fe3O4对Cu2+吸附效果最好;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果胶@生物炭-Fe3O4对Cu2+的吸附过程,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其吸附行为;SEM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不规则的孔隙结构;XRD分析显示纳米Fe3O4是其主要的晶体结构;BET测得其比表面积为25.654 m2·g-1,平均孔径为20.18 nm。  相似文献   
3.
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利用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采用分析游离甘油的方法测定酯转化率,探讨了酯交换反应中水的含量、醇油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加入方式为条件变量时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水含量6%,醇油摩尔比4∶1,反应时间12h,温度45℃,甲醇分三次加入,在此条件下该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的酯转化率可以达到45.2%。  相似文献   
4.
以低廉的膨润土为载体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TiO2/膨润土;再以氯乙酸和异丁醇为原料,SO42-/TiO2/膨润土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氯乙酸异丁酯。探讨了SO42-/TiO2/膨润土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原料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带水剂选择、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乙酸用量为0.20mol,醇酸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为0.5g,反应时间为3h,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5mL时,酯化率可达99.27%,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仍具有较高活性。表明SO42-/TiO2/膨润土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差,创新意识淡漠等问题,以培养学生自主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实验报告、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考核模式等方面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营造"准现场"环境体现实验的工程性;通过网络预习以及在线提问,优化实验项目;通过学生自主讲解实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以TiCl4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微乳液法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环己烷/水组成的微乳液体系中制备TiO2,并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反应物评价光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当老化时间为12h,焙烧温度为500℃,TiO2用量为4g/L,光照时间为2h时,TiO2对亚甲基蓝(10mg/L)的降解率为71.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缓凝型聚氨酯合成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亲水性聚醚A5与亲油性聚醚B2,混合比例为9:1,在85℃与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反应时间3h,制得预聚体。预聚体封闭剂采用苯酚,封闭剂用量为n(-NCO):n(-OH)=1:1.2,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为0.3%,产品在50℃水中解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缓凝型聚氨酯合成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亲水性聚醚A5与亲油性聚醚B2,混合比例为9:1,在85℃与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反应时间3 h,制得预聚体。预聚体封闭剂采用苯酚,封闭剂用量为n(-NCO):n(-OH)=1:1.2,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用量为0.3%,产品在50℃水中解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酸性离子液体脱除柴油中碱性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咪唑类酸性离子液体[(CH2)4SO3HMIM][HSO4]用于脱除催化裂化(FCC)柴油中的碱性氮,研究了反应时间、剂油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脱氮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0.5 h,V(离子液体)/V(柴油)=1/200,反应温度20℃,V(离子液体)/V(水)=1/1条件下,催化裂化柴油脱氮率为86.08%,脱氮后的FCC柴油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番茄酸奶的生产工艺条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为发酵菌种,白砂糖添加量7%,番茄汁添加量10%,接种量3%,发酵时间11 h,发酵温度43℃,产品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