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频发的校园突发事件与活跃的媒体传播活动遭遇时,无论是突发事件发生前预案的制定,突发事件爆发后的新闻发布,还是在危机后期消除负面影响,都需启动一系列有效的新闻危机公关,将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确保高校的稳定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钟之静 《今传媒》2016,(10):126-128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者间的关系变革,带来了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革新势在必行。本文在阐述新媒体对我国教育传播模式带来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境,进而从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师资队伍三个方面提出了教育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拥有“九刊”:《南方月刊》、《城市画报》、《名牌》、《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第一消费》。九大刊物有直接属于集团主办的,更多是分属其不同的子报。如《城市画报》、《mangazine名牌》、《南方月刊》均属集团直辖管理,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属其子报《南方都市报》出品,《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由21世纪报系运作,《南方人物周刊》则是由南方周末报系产出。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高校的校园媒体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校报如何成为万绿中一点红呢?这需要校报适应校园环境,实现形象创新,打破同质化竞争的格局。本文就此探讨校报形象创新的目标、运作法则以及路径设计,力求高校校报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积极发挥校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少儿电视节目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满足他们娱乐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担负起对儿童潜移默化的教育责任。我国的儿童电视节目在节目定位、受众细分及制作理念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呈现出一个既有趣又健康的荧屏。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社会》中,波德里亚从"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性与休闲"三个方面,揭示了消费之神话的产生原因与过程,分析了消费社会的深层结构。笔者读后收获颇丰,在此浅议心得。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不时发生,尤其舆情信息经过网络媒介多种途径的传播和扩散后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征,这为高校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管理工作带来了多重挑战。因此,必须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从制度规范上构建系统应对体系,打通网络舆情场的传播途径,创新引导与治理的载体和方式,准确地把控网络舆情向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有效化解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如今,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经由微博、微信等途径呈聚变性传播,时常质变成弥漫的谣言,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试图以“第三人效应”的理论框架为视角,探索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偏差,降低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定位缺失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之静 《传媒》2007,(6):67-68
少儿电视节目,是以少儿为目标受众的电视节目,世界上第一个少儿频道--尼克儿童频道(licke lodeor)开办于1979年4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全球己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机构开办了70多个少儿专门频道,少儿电视节目也愈发精彩.  相似文献   
10.
媒介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目前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作为媒介素养教育手段与载体之一的校园媒体,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针对校园媒体对症下药,构建"社会参与"式教育模式,搭建实训平台,深化理论学习,建设相关机制,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