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正>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提出了教师的三大任务,具有能担任三大任务的能力的人,就具备了为人师的资格。他还指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就是说,做教师的必须闻道在先。凡是做教师的就应该以“师”为职,以传“道”为任,而传“道”是教师的首要职责。韩愈还用“德”来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就是说,做教师的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只有使自己具有高尚的  相似文献   
2.
测验是鉴别学业成绩的尺度,而恰当的测验方法可使鉴别功能得以实现。自从十九世纪下半叶测验方法开始革新以来,教师门在鉴别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采用的方法越来越多。下面是大家所常用的测验方法,为求运用得当,试做些技术上的鉴定,提供广大教  相似文献   
3.
<正> 近些年来,智力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对于如何发展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方面,在教育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发表了不少的文章,论述和探讨了发展人的智力的规律,这在教育工作的实践上是非常有益的。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也还存在许多争论的问题,大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早出人才,出高质量的人才,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关于智力发展和能力形成规律的研究和探讨,确须进一步深入下去。本文就教学上如何正确处理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辩证统一关系,发表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胡耀邦同志向广大教师提出:“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比较渊博的知识。”这个要求,对于中小学教师尤为必要,且应尽快达到。下面分几方面谈谈。 一、没有渊博的知识就不能做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急需大量有创造精神和革新能力的人才。中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中小学教师担负着向青少年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发展学生聪明才智,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灵魂”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的讲台虽不过三尺,但是,它应该使学生通过这里窥见微观世界的粒子,探测宏观世界的宇宙,博览天地间万象万物,纵观历史上古往今来。这就  相似文献   
5.
<正>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决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我国的教师节,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关怀。教师节的确立,不仅对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实现陈云同志提出的:“逐步使教师的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使全社会部来尊敬教师。同时,也将激励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工作,努力为四化大业培养人才。在第一个教师节的前后,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尊师重教的活动。相信  相似文献   
6.
<正> 教师是传授知识、发展人的心智、开发人的能力、塑造人的灵魂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一个国家的富强,民族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的程度上必须依靠开发人的能力来实现。随着社会的嬗变,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同样是如此,这一点已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开发人的能力,主要依靠教师,因此,教师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教师的地位应该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应注重智育,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但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为谁服务,决定于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所以列宁强调:“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我国有二亿多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个人可以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攀摘科学王冠上的明珠,但不一定能做一个好的小学教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教师是育人的巨匠,他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和心理品质。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无法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不培养出大批的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搞不成  相似文献   
9.
<正> 自我意识是心理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个性心理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问题。它的发展在人的个性形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形成无不受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青年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以便采取合理的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这在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中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