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家的感觉     
从学校回到家,我就一头钻进自己的小屋.上网,聊天,听歌,涂鸦,直到吃晚饭时才出来.母亲没吃几口,却不住地给我夹菜,"这一阵儿功课紧不紧张?""别太在意考试结果,尽力就行.""在学校吃饭不要凑合."每次回家都是这几句.我两眼瞪着饭碗,头也不抬地敷衍着.上了初中,我便习惯了把所有的快乐与烦恼藏在心底,与母亲之间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她看了看我,嘴唇动了动,但终究没说出什么,起身去厨房切水果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分析《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形成机制,首先将阐述原型范畴理论,按照《老友记》的言语幽默特点把其分成三类,然后用认知语言学里的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三个不同类别的言语幽默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对NBA英语体育新闻中出现的概念隐喻进行认知分析。按照他们的概念隐喻理论将所得到的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概念隐喻、实体概念隐喻和方向概念隐喻,然后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三个不同类别的概念隐喻的投射机制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