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中山与会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中山初期的革命活动是从海外华侨社会开始的.他除了宣传组织华侨之外,还争取会党力量,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从而拉开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认真回顾一下他与会党关系的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实现民族大团结和大统一,完成振兴中华大业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满问题,许多同志都作过论述.但有的人不仅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说成仅仅是一场反满斗争;而且把辛亥革命的反满斗争,看成为单纯是满汉之间的民族斗争,并完全否定当时反满斗争的积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辛亥革命的反满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一、辛亥革命反满的原因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反满的口号,决不是偶然的.它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辛亥革命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被义和团运动粉碎后,它们就在政治上扶植腐朽的清政府,实行“以华治华”的政策.它们通过  相似文献   
3.
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以它的英勇壮烈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导.这次起义,与海外华侨的关系非常密切.逢此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值得我们再次加以回顾.一、“三.二九”广州起义的准备与经过同盟会成立后,多次领导了武装起义,但屡遭失败,损失了大批革命骨干,经济也面临许多困难,致使一些革命党人,情绪低落,对前途失去信心,“举目前途,众有忧色,询及将来计划,莫不噫嘘太息,相视无言”.而另有少数革命党人,如汪精卫、黄复生等在激愤之余,便不顾革命大局之利害,去进行个人冒险的暗杀.在这种复杂的形势面前,孙中山先生充分表现出他的革命坚定性.他常开导同志说:“惟积极始有善恶可言,消极则有恶而无善;余对于革命职责,断不容忧伤憔悴以死,余惟继续奋斗耳”.一九一○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便由三藩市(即旧金山)经檀香山到南洋,在庇能(即槟榔屿)召集赵声、黄兴、胡汉民商讨“卷土重来之计划”,并鼓励大家说:“一败何足馁.吾曩之失败,几为举世所弃,比之今日,其困难实百倍.今日吾辈虽穷,而革命  相似文献   
4.
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梁启超逃亡到日本,直至1912年回国,在国外共度过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活.在这期间,他曾到檀香山、澳洲和北美等地游历将近两年,与当地华侨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接触,对华侨的情况有所了解,也有所论述.他在华侨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活动,大大激发了海外华侨的爱国之情.一、对当时海外华侨状况的分析梁启超一生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在后半生接受了民主共和的主张.他要求限君权、伸民权、开民智.而要开民智,不仅要对国内四万万同胞做宣传工作,还要对海外数百万华侨做宣传教育组织工作.他说:“此事为中国存亡之一大关键,故吾不辞劳苦以办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资产阶级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而且是一个卓有成就的资产阶级学者.他一生的政治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和晚年的讲学与著书立说时期.学术界对于他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功绩与贡献,一般都是肯定的;而对于他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评价,则是贬多褒少.本文拟对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功过,以及学术界的不同看法,提出一些初步的见解,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华东师大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进修班的同志们在1959年第二期"历史教学问题"刊物上发表"试论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一文,认为太平天国革命是单纯的农民战争,我是同意的.但认为太平天国革命只是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色彩,而不是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是值得商榷的.他们在文章中这样说:"……那末,又能不能得出此次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洪秀全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杰出领袖。杨秀清是洪秀全的得力助手,是一位农民革命英雄。 太平天国革命前期,它的领导集团是团结的。对于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等领导人之间的亲密友谊,以及这个领导集团团结的威力,就连太平天国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反动的《贼情汇纂》所收集的情报说:洪、杨等人“起自草莽结盟,寝食必俱,情同骨肉。且有事聚商于一室,得计便行。机警迅速,故能成燎原之势。”只是到了后来,才出现了裂痕,给革命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前几年,“四人帮”在评价杨秀清的问题上,散布了许多谬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历史。他们出于反革命的政治需要,大搞影射史学,玩弄实用主义的手法,把杨秀清打成“尊孔、倒退、分裂的总代表”。对此,我们必须拨乱反正,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杨秀清这个历史人物进行阶级的、历史的分析,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清除“四人帮”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