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笔者收藏有一本吴孟复老的《屈原九章新笺》油印本,甚是难得。封面有“屈原九章新笺吴盂复著”“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中文系”手书字样,可见是吴老在后来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书时写的著作初稿,可能是当时的内部讲义。书为16开本,内有红色、蓝色圆珠笔修改的文字,一张粘贴的附纸。  相似文献   
2.
问题教学中.教师对答案与标准的理解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把答案理解为不以学生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对象.以致将问题的答案等同于一个先在的结论。第二,把专家学者的文本理解结论视作答案的标准.认为向学生讲述专家学者的文本理解就是对学生负责。这两者其实有着相关性,即强调答案与标准的先在性和他人性.学生和教师都被排斥在答案与标准之外。那么,这一问题,到底该如何理解和解决呢?  相似文献   
3.
丁聪先生逝世有一周年了,今年也是钱钟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值此特殊时刻,略梳两位不同领域的大家的笔墨文缘,似别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考体育加试,在一些省实行时间并不长。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我们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以及提高体育教师地位等角度来看,中考体育加试是必要的。在当今这个教育大环境下,如果不通过考试,是没有人会重视的。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先生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钱基博是现代著名的国学家,著述等身,对儿子的教育极其严格。但钱钟书在入东林小学之前的教育,基本上由大伯父钱基成负责。钱基成无子,所以钱钟书就过继给了大伯父。他4岁(虚岁)时始由伯父教识字,6岁入秦氏家族办的秦氏小学,但不到半年,就经常因病不能上学。钱基成舍不得他带病上学,加之本来就不太赞同新式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识与声名沛如钱钟书,是不是博士其实并不重要。但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社会的势利与一般世人狭隘的视阈,可能多少会让以"学士"之身回国的钱钟书感到郁闷,这些郁闷的集中发泄是在《围城》之中。《围城》所描述的三十年代的民国,正是钱钟书出国时的背景。方鸿渐以学中国文学的  相似文献   
7.
一百年前,宣统二年农历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带着晚清最后一抹残阳,在江苏无锡,诞生了一位日后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的大家——钱钟书。钱钟书先生虽饮誉海内外,但一生淡泊名利,尤其后半生,更是行事低调,诸如这种周年纪念他曾表示过极大的反感。可面对如今这种追名逐利、人世浮躁、学术腐败的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把目光重新转向大师钱钟书,没有理由不向青年学子们重新打开钱钟书这座取之不竭的宝藏,让大家看看上一代学者是如何读书、治学、做人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大师风范,后世学子当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8.
肖云儒先生评点本《高老庄》(贾平凹,长江艺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73页,白胖子求蔡老先生去给前县长、现任政协“陈主席”治病,蔡老头不去,但又拗不过白胖子的请求,就给“陈主席”开了一副药方: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先生之名再次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其实,这些年鲁迅从来就没有淡出过我们的话题。在语文教材领域,有关先生之文,向来是一个很具争议的话题。新课程改革之后,在一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语文教材开始多元化,各地编写的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自主性加大,鲁迅的"进"与"出"就成了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些人很偏激地认为,应该把鲁迅"请出"语文教材,这是因为他们自身肤浅地误读了鲁迅。一些人很坚决地主张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10.
《屈原九章新笺》是吴孟复有关楚辞研究的代表作。此书正式出版前曾为油印本,在小范围内使用。本文介绍了该油印本写作前后的过程,并与正式出版本进行了比较,就其中个别细节进行了引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