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1866年,俄国钢琴家和指挥家尼古拉·鲁宾什坦(1835-1881)邀请柴可夫斯基到他所创立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前身为俄罗斯音乐协会莫斯科分会的音乐班)去担任音乐理论教授,两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柴可夫斯基的重要交响音乐作品,常由尼古拉亲自指挥演出。1876年,柴可夫斯基因尼古拉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热情奏鸣曲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似乎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3.
1877年7月6日,柴可夫斯基草率地和他的女学生米尔科娃结了婚。两人度过了一星期的蜜月旅行后,就因感情不洽而闹分居,闹离婚。柴科夫斯基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以后,出国去瑞士和意大利旅行。1877年12月至1878年3月,柴科夫斯基旅居意大利期间,对街头艺人所唱的歌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晚上,他在佛罗伦萨街上被一个十岁或十一岁孩子的美丽的歌声吸引住了。隔了几天,又碰到这个孩子,听他唱《为什么背叛我,为什么遗弃我》,简  相似文献   
4.
命运交响曲     
有一次,贝多芬指着《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开头的四个音符说:“命运敲门的声音就是这样的。”快板生气蓬勃察垂季噩基弼摹螽u ∥L——,这部作品因此被人们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五年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1年11月16日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了要和命运坚决斗争的思想:“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r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例54最急板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呜曲…  相似文献   
5.
1815年12月底,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1792-1868)和罗马阿根梯那剧院的歌剧经理切萨里尼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在1816年1月20日演出一部新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由于时间紧迫,为了保证如期完成创作任务,合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的朋友美尔策尔(1772—1838),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 ,贝多芬为梅尔策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 ,写了一部战争交响曲 ,题作《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梅尔策尔曾经在温克尔(1776—1826)发明的基础上 ,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 ,贝多芬首先采用 ,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多芬的助听器 ,也是1810年左右梅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 ,贝多芬在送梅尔策尔出行时 ,写了首富于风趣的…  相似文献   
7.
歌谣风行板     
1869年 ,柴科夫斯基还是一个29岁的青年 ,他住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卡明卡地方他妹妹的庄园里。有一天正在写作歌剧《女水神》的管弦乐总谱 ,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唱着一支民歌 ,唱得那么动人。柴科夫斯基听得出了神 ,他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了 ;它的曲调就在睡梦中也萦回在他的脑际。第二天 ,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 ,把民歌的曲调和歌词记录了下来 ,马上配上和声 ,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50首》(一本改编为钢琴二重奏的民歌集 )。两年以后 ,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时候 ,又用这首民歌作为第…  相似文献   
8.
帕格尼尼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后,对他非常赞赏,特地约他写一部中提琴独奏的协奏曲。柏辽兹怀着巨大的创作热情,很快就写出了协奏曲的初稿,内容是描写苏格兰女王马利·斯图亚特(1542-1587)的悲惨结局的。帕格尼尼看了初稿后,嫌独奏中提琴声部写得太朴质无华,没有能够发挥中提琴的演奏技巧。事后柏辽兹就把它改写成一部中提琴助奏的标题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内容取材于拜伦的《哈罗尔德游记》,但实际上依然像《幻想交响曲》一样,是一部自传性的作品。柏辽兹自己就说过,这部交响曲部分地反映了他在意大利阿布鲁齐…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1875-1938)的《鹅妈妈》,原来是四手联弹钢琴组曲,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儿童组曲——采用儿童题材、为儿童创作、供儿童演奏的组曲。采用儿童题材——内容取材于法国作家贝洛(1628-1703)、奥努瓦夫人(约1650-1705)和博蒙夫人(1711-1780)的童话;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铁匠     
伦敦附近的埃治威尔有一家铁匠店。有一天,亨德尔走过店门前,看见一个愉快的铁匠,一面打铁,一面唱歌,铁锤打击铁砧的声音,和谐而匀称地伴随着歌声的节拍。亨德尔被动人的歌声迷住了,久久不能忘怀;回家以后,就根据铁匠的歌调,写了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取名《和谐的铁匠》。这个想入非非的故事是并不真实的。这首变奏曲是亨德尔第一套古钢琴曲集第五组曲中的第四乐章,在亨德尔生前出版的乐谱中从没有用过《和谐的铁匠》作为这个变奏曲的标题。根据另外一个传说,这个曲调是刻在埃治威尔墓地一个铁匠的墓碑上的,亨德尔从墓碑上抄下这个曲调,用作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