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们一般都识认为王国维参加过两次“乡试”,事实上他只参加一次“乡试”,那唯一的一次也是通过走捷径,王国维在科举试场上极为不顺,分析其中原因,我们可以窥见他自开始读书时便与社会读书气氛格格不入,他对应试内容极为反感,不屑于八股时,却醉心于史地考据,义无反顾走他、独学的道路,以此成就了他日后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的内容,从汉语拼音、识字、词语、课文到写作都含有丰富的审美内容,激起人们的美感。小学生一开始接触的就是汉语拼音,拼音字母不同的有机组合,其变化性和规律性在高明教师的课堂里富有美感,学生掌握这些规律,通过拼音能够朗读词语、句子乃至短文,尽管他们还不识汉字,对内容也不甚了解,只是这些朗读就足以使学生产生殷实的美感。  相似文献   
3.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是审美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审美意识的基本形式是审美意象,它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三方面。审美注意从属于审美认识,是构成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审美注意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心理对一定的审美对象的指向和集  相似文献   
4.
古代诗人孤独体验与诗人追求艺术独创性有密切关系,孤独与独创是一对孪生姐妹。诗人面对世俗合群观念的挑战,之间的二律背反具有特殊的审美范式。孤独体验并非冷血类,他们恰恰都是热爱生活的艺术家,他们以移情的审美范式表达人情美,移情自然表现独有的创作个性。孤独体验促使他们将触须伸向无限时空,从中寻找超脱,在更深更理性的层面上认识人生社会,时空合理转换展现内在丰富的美感质素。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境界”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文艺学的概念范畴或风格、特征,它实际上探讨的是文学本源的问题。文章从“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优美”与“宏壮”、“真”与“不真”、“隔”与“不隔”、“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六个方面对其“境界”理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