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钱叶春 《现代语文》2008,(7):102-102
《大学语文》中庄子《秋水》的节选部分采用寓言的方式诗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这篇散文具有多重内涵,而且这些内涵具有层层推进的关系。首先,这篇节选表达了人的认识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史上,爱情不仅在叙事文学中有表现,富于意境的山水诗中亦有表现。如王维的《辛夷坞》,在孤寂的环境中辛夷坞花开花落,笔者发现了诗中情爱的禅境。本文即以《春江花月夜》为例专论情爱的玄境。  相似文献   
3.
庄子、李白所塑造的大鹏形象,体现了他们共同的精神内涵:对远大理想的追求;自由精神;通观精神。庄子、李白所追求理想的不同,形成了他们不同的个性特点,这从大鹏形象的活动方式、活动空间和审美特质三个方面得到阐释。大鹏形象实际上象征庄子、李白对生命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一、缘起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的拓展越来越受到语文老师的青睐,这当然是一个好现象。它符合现代教学论"教学内容既来自课本,也来自学生、生活"的观点。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5.
钱叶春 《现代语文》2006,(12):33-35
杜甫被称作诗圣,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是儒家诗人的代表。杜甫出身于世代“奉儒为官”的家庭,青年时代就立志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窃比稷与契”,且“老大意转拙”,其爱国爱民之心犹如“霍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至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无论从出身、一生的志向,还是其一生的行为来说,杜甫被看作儒家诗人的代表一点也不过分,这也是历来公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一首诗中的虚拟景象过多,一般易于浮滑滞塞。李白这首诗却真气充溢,气势飞动,自然天成。这得益于意境塑造时,诗人运用了和谐性和直觉性的诗学原则,使诗歌中的虚拟性景象产生审美转化,体现出盛唐气象的审美特征,形成了兴象玲珑的完美意境。在此专论诗歌中虚拟景象审美转化:意境营造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7.
李白诗歌中的比喻和其他修辞手法或艺术手法相结合,如比喻与夸张、比喻与拟人、比喻与其故的融合等,形成了多重的审美积淀.李白的个性情怀、理想追求和人格心性得到了惊心动目地表现.  相似文献   
8.
杜甫《登高》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在于诗人在夔州时期苍凉激楚的情感,以及夔州独特的地貌气候所提供的境物与之深层契合,更与诗人至高的人生境界对境物的艺术提升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