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真谛,为此而挑战自己。整合两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寓理于史,寓情于史”。  相似文献   
2.
一堂初一历史教学课的知识容量究竟以多大为适度?这是一个不易引人注意,但又不容回避的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突破了一定的度,事物会发生质的变化。一堂历史教学课也不例外。如果知识量不足,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疲疲沓沓,达不到教学目的。反之,知识容量过大,不仅冲击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任务和能力培养任务,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教改任务背道而驰,而且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知识传授任务的本身完成。因此,研究历史课堂教学容量问题是  相似文献   
3.
实施目标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对象是高一新生。新生对学校充满好奇,充满希冀,教育的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目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进助读材料的目的,在于突破中学历史课本的划一性,改变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较多的思维载体,扩大学生思维的空间,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二、实验过程:1.选择实验对象:在全区八所完中中选择四所学校高二年级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在其余四所完中中亦各抽高二年级两个班作为对照班使用。实验班与对照班各方面条件相比较如下:以上各类情况对照比较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方面差异不大,条件相仿,有一定的可比较性。2实验经过:(l)准备阶段:从1…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应21世纪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学历史教学方式,自2000学年开始,”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法”课题组在总结了前些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充实新的内涵,在高中历史基础课中,实施“问题教学法”,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本,整合接受性和研究性两种学习方式的特征,优势互补,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6.
钱君端 《现代教学》2008,(10):18-18
22年前,我从一所普通中学调到敬业中学。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而对敬业文化,也经历了从浅表到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关于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度”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优化教学,促进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是本轮课程与教材改革的亮点。发展中产生新问题,目前各方面对“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过程中“度”的把握失当现象颇多微词。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和上海市松江区第一中学的包卫老师一起到山东高唐参加“聚焦课堂”活动,该活动采取同课异构形式,与会历史教师代表同时执教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第二分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以下我截取了包老师课中的几个片段,以“点评”的方式对教学的设计意图作简要的诠释,借以表达我所追求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9.
钱君端 《现代教学》2007,(12):13-14
"立足之地"可以解释为现有的基础与水平。美国学者爱德华·埃弗里特·黑尔就曾对年轻人说:"在你立足之地提升自己",希望年轻人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获得自身的发展。教师的"立足之地",就是我们永远难弃难舍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上海的中学历史教师和教育理论工作者吸取布鲁姆“掌握学习模式”中的合理部分,按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学科特点,就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过程的层次性等问题对其作了修正,形成了一套中国式的历史教学模式,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这一模式需不断地改造、创新。设计一个程序,使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重目标的实现能找到一个结合点,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一个改造的突破口。笔者以为“讨论法”的实施具有这一功效。“讨论法”,顾名思义是一种在互相启发、商讨或论辩中研究、探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