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其内涵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学习不是靠教师如何表现,而是能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数学教学中要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参与热情,重视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组织得当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科学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参与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以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在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这种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发展思维能力,就必须设法借助有形的、具体的、外在的感知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认识对象,变抽象为具体,使其形、声、色,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丰富表象储备,并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逐步的感悟、领会、内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