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新课程条件下英语教师的工作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实验已经全面启动, 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大特色。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已被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形成共识。这场改革给英语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在具体的工作方式上将会体现得更明朗。教师多少年来习惯的单兵作战,单向交往,并以制定计划、备课、书写教案、应付上课、批改作业等为教学工作主要内容的工作方式受到了极大  相似文献   
2.
面对课时内容与单元话题似乎不太吻合情况怎么办?我们不妨多作一份思考与研究,应该想办法将每课时的教学都回归到单元话题,使课堂教学与单元主题更为贴切,促使学生知识模块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3.
教师究竟需要怎样的培训?我无数次地自问。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风靡当下的教师培训之风景。一、风景篇某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全员",顾名思义,全部教员必须参加培训,否则……  相似文献   
4.
靠近你,我的眼里,便有了一丝喜悦;靠近你,我的面前,便多了一扇门窗;靠近你,我的手里,便多了一根拐杖;靠近你,我的心里,便多了一片芬芳;靠近你,我的身旁,便多了一分智慧;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堂教学呼唤英语教师要尽量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无论是语言情境的创设、重点难点的突破、文本价值的提升、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调控等都需要英语教师通过恰当的话语来实现。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的话语成了英语课堂教学品质的关键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一堂完整的英语课往往由若干个环节构成,这一个个环节构成了一个个教学层次。而“层次清晰”往往是对一节课的正面评价。但环节之间若缺失了有机的联系,相关语言知识会因知识之间缺乏联系而显得“琐碎”,整堂课也会给人以“拼盘”之感,不利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若我们在关注各环节本身优化的同时,能关注到各环节之间的巧“过渡”,使各环节呈不断递进的态势而“环环相扣”,整个教学流程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学生就能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更为有效地了解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从“知识→技能→能力”的序列过程中收益更…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Too mangoes。某日,听一位老师上公开课,内容是学习一些关于饮品的英语名称以及用各种饮品招待客人的日常交际用语。老师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学过的表示水果的英语单词,然后学习表示果汁的词汇,进而学习相关的日常交际用语:A glass of …juice?Yes,please,/No,thanks.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此呼唤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于是,为了体现自己已经从教材的面前爬起来后的主人公角色,很多教师大量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学英语教材上一些与教学内容一体化的优质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教材中那些专门为文本设计、并与文本十分吻合的图片和小诗等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使用教材的境界 从教材与教师的关系来看,教师使用教材的境界主要有以下三种: 1.“趴在教材上”教处于这一层面的教师往往“立足于教材,但囿于教材”,把教材看作“圣旨”,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及其编排组织教学活动,丝毫不敢逾越教材之“雷池”半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公开课”的微词听了不少,主要集中为“作秀”二字。在“作秀”的公开课上,老师往往没有真心实意地将学生放在眼里,也没有将对学生的关注真正落实在教学行为中,而是挂在嘴上,停留在形式上,教师真正最关注的似乎不是学生。但若是因此就将“公开课”全盘否定,那也似乎走极端了。然而,我们至少可以从老师们的微词中看出,公开课与家常课有着较远的距离。如何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当前许多英语教师心中的一个期待。近日,笔者有幸参加由江苏省天一中学举办、主题为“聚焦课堂——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大型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