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结绳-绳结"的主要功能是记类、记数,不可能表示严格意义上的世系关系和世系原则。被研究者视为"结绳家谱"实物证据和典型样式的某些少数民族资料,无论在文本上还是解读上都存在失误。没有必要在早期谱牒史上特意划出一个"结绳家谱"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最近,华东师大历史系中国史学史等六个专业的研究生,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座谈,座谈会涉及的问题有: 一、关于精神文明的定义精神文明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但又施巨大影响于物质文明的、有相对独立发展道路的非物质性财富。精神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形态的变迁服从社会发展的总规律,当某一性质的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时,与此相适应的某一形式的精神文明也占统治地位。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今天正在建设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几个时期。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六个方面构成了精神文明的实体,它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现存44种1960年代(缺1961年)新谱,可以成为观察中国谱牒第一大省浙江省新谱编撰特点的一组重要样本。日本学者多贺秋五郎总结了谱牒卷册规模与时代下移间的对应关系;对44种浙江新谱卷册规模的分析,虽然大致证实了这一关系的存在趋势,但就一个"年代"而言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欲确定1960年代浙江新谱的历史地位,只有将其置于浙江1950年代和1970年代新谱卷册规模的动态过程中,才能获得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宗族的建构,是按照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从全部亲属中认定一部分亲属为宗亲的结果.在"知其母不知其父",即尚无父系世系观念的时代,不仅存在家庭,也会存在作为人群聚合形式的"族",但却不会产生宗族.即便当"族"确实具有"亲属团体的意义时",也不一定就是"父方亲属集团的专有的称呼"."族"可以用来反映"前宗族时代"."宗族"概念是一个"宗"、"族"各有前提条件、各有发展过程、各有历史特征的二元结构."族"是"宗"整合与统领的对象,在逻辑上,"族"应先于"宗"而存在.  相似文献   
5.
“世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专用名词,其本意可能与先民结绳记事的习俗有关。“世”、“系”之较早且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表现形式,主要见于对帝、王、卿大夫等公职爵位传承过程的描述中。以帝王传位和诸侯、卿大夫身份继承为内容的世系原则,强调的是对政治地位和财产拥有权的承袭、继承,与对宗族成员资格加以认定的世系原则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规则。对中国古代源于一“宗”的父系世系观念的追溯,必须从有能力运用文字进行记载、并且留下了文字作品的时代开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