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1]中,连春兴老师对自己设计的四种“椭圆第二定义”教学方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椭圆、双曲线第二定义”的教学,笔者亦有同感,常常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尽管学生对第二定义有兴趣,但其在教材中的出现依然像“帽子底下蹦出一只兔子”(波利亚语).连春兴老师设计的方案4,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但仍有疑问:1.设椭圆方程 x~2/(16)+y~2/(12),只知椭圆上点的横坐标为3或-1,不求纵坐标,你能求出这些点到焦点的距离吗?  相似文献   
2.
文[1]给出了如下不等式: 设,,abc为正实数,l、m、g是不全为零的非负实数,则 2aabcabclmglmg++宄++++, 其中表示,,abc的循环和,当且仅当abc==或0l,0mg==时成立. 文[2]将其推广为: 设12,,,nxxxL为正实数,12,,,nlllL是不全为零的非负实数,2m,则 11122mnnxxxxlll+++L 211212()mmnnnxxxlll--++++++LL. 其中表示对12,,,nxxxL的循环和. 文[2]还指出:当2m>时,上述不等式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12nxxx===L,并猜想:当2m=时,当且仅当12nxxx===L或10,l 230nlll====L等号成立. 本文将给出文[2]中不等式的均值证法,并由此证明该文所提出的猜想. 1 当2m=时,…  相似文献   
3.
幂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将其列为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并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安排在一起.由于是新增内容,所以安徽省2008年教师继续教育布置的一道作业题即为:幂函数教学设计.上学期我校又将其安排为重点研讨内容之一.本节内容课本(人教社A版《数学1》必修,下同)介绍较少,教师们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有的未把握重点,有的拔高了基本要求.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供广大教师探讨.  相似文献   
4.
1 问题的提出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中的重要定理之一.这一定理的重要应用便是向量的坐标表示.但2009年安徽高考把它作为直接考试点,可谓别出心裁,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两个非常有趣的三角形不等式: 命题一 设a、b、c是△ABC的三边,则: 6≤∑(b+c/a+b+a+b/b+c)〈7,其中“∑”表示循环和,下同.  相似文献   
6.
学生问到了一道不等式证明题:已知:x,y,z∈R,求证:√33+1/4(x^2+y^2+z^2)≥zy+2yz+2zx.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不等式右边不具有对称关系,而左边是一个对称式。系数√33+1/4是一个非常入眼的常数,猜想它可能是形如2α^2-α-4=0这样的二次:疗程的一个正实根。于是仓忙之中凑出了下面的一个解答.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第31届IMO一道试题进行讨论,得出了更加完整系统的解答,并通过对其逆命题的讨论,引伸出一个有趣的几何题.题 设圆的两弦AB、CD交于圆内一点E,在线段EB内部有一点M,然后过D、E、M作圆,再过E作该圆的切线交BC、AC于F、G,若AM:AB=t,  相似文献   
8.
钱照平 《数学教学》2011,(10):38-40
一、问题的提出 文[1]提出问题:已知双曲线x2/4-y2/2=1,  相似文献   
9.
命题设圆锥曲线C的焦点在x轴上,AB是圆锥曲线C过焦点F的弦(AB和x轴不垂直),  相似文献   
10.
课例“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是江苏省泗阳中学的陈冰、张雪明老师试用“发现式数学教学模式”所上的一堂实验课 .课例的全文发表在本刊 2 0 0 1年第 3期上 .本期 ,我们以大篇幅集中刊登关于这篇课例的点评 ,这组文章是从全国各地的数百篇自由来稿中挑选出来的 ,其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高兴地看到 ,参与这次点评的 ,不仅有中学的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 ,而且还有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这说明“课例大家评”已经受到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厚爱 .教学个案研究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教研选题 ,“课例大家评”是我刊结合杂志特点推出的一种可让读者广泛参与的大群体性的教研活动形式 .在编发几组“大家评”文稿中 ,我们深深感到 ,这里实话实说 ,是一块纯美的教研争鸣园地 ,同时 ,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岗位进修的极好课堂 .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进一步关注这一专栏 ,并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们办好这一专栏 .我们向参与这次点评的所有作者表示感谢 .同时也向陈冰和张雪明老师表示感谢 ,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篇很有特色和点评价值的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