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了解和掌握藏区中小学汉语识字教学的现状,对提高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藏区小学低年级汉语识字测试结果,主要研究了字词误读现象及类型,具体分析了误读原因,并探讨了减少误读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汉语识字写字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经常困惑着广大语文教师.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义记忆中的激活扩散模型理论,对一些字词误读现象从本质上给予解释和研究,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有这样一双眼睛,大大的,圆圆的,扑闪在稚嫩而黝黑的脸上,曾经一眨不眨地盯着我看了许久,然后没留下一句话,彼此便分开了。从此,这双清澈、水灵的大眼睛便永远地印在了我的心上,成为我地久天长的惦念。  相似文献   
4.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民族中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特点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汉语识字与写字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问题:调查发现藏族低年级学生在汉语字词学习中有这样一种误读现象:将“柳”读成“绿”或“树”、将“参加”读成“欢迎”、将“朋友”读成“伙伴”等等,这是很值得注意和研究的一种现象.分析: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应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和解释藏族低年级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的这种误读现象,进而认识到原型范畴理论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在实际教学中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语言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种字词误读现象背后的理论根据,以达到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汉语词汇教学效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君子不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正确认识孔子的这些教师观,对当今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在认真研究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仁不让于师"、"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等思想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孔子以人为本、尊重个体意识、着眼于发展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孔子的这些学生观及其现代价值,对当今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继续教育是建设师资队伍、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本文研究评析了国内外教师继续教育的各种模式及其利弊得失,以资借鉴于我国目前的教师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西部藏区31所学校的2260名学生中展开调查,对学生学习汉语、藏语的学习态度、兴趣、信心、动机、习惯、压力、自我评价等心理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