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的具有数学特征的、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在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中都蕴藏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数学情感.数学情感是人们对数学知识、数学活动是否符合自身精神需求和价值观念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信念,具有渗透性与增润性、融通性与传递性、自洽性与发展性的特征.基于数学情感在数学核心素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需在数学情感理念路径上自觉、体认、坚守;在数学情感实践路径上融通、内化、应用;在数学情感反思路径上担当、批判、建构.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统计与概率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主线之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数据,其核心是数据分析,概率为统计学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独立性检验"是新课标全面实施后教科书中增加的有关统计知识的教学内容,是通过比较两项或多项频数,利用随机变量来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是否相互独立)的一种常见的统计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背景和实践意义.高中数学引入这部分内容,有其多层面的价值需求:(1)使学生掌握解决变量问题的基本方法,对变量关系的判断方法有新的认识;(2)提高高中生的数据处理能力;(3)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1]学会用数据分析的眼光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目前,独立性检验已成为世界性的课程内容,新、美、澳、芬等国家都将其选入高中数学教科书,我国把独立性检验作为选修内容,安排在选修1-2和选修2-3中,与回归分析共同构成一章节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际数学教材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会议,第四届国际数学教材研究与发展会议(ICMT-4)于2022年11月14—17日在中国北京成功召开.此次大会所涌现的研究成果涵盖了数学教材开发、课程改革与数学教材开发的关系、数学教材和教师用书分析、数学教材使用和学生成就、数学教材历史研究、数学教材元研究等诸多重要方向.通过对会议论文和报告进行系统梳理和介绍,以期为中国数学教材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教科书中有少量数学问题提出,主要分布在数与代数领域以及练习题、复习题部分。涉及的问题情境开放程度不够,表现为低学段的示例模仿骤变为高学段示例基础上的自主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真正融入教科书的困境及解决思路包括:研究清楚什么是真正好的数学问题提出,从正文到例习题进行整体到局部、系统连贯以及进阶性设计,将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交错缠绕设计,等等。  相似文献   
5.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努力.数学教学设计也是如此,要在设计要素、过程、反思等维度嵌入数学核心素养的基因,在设计层次上提升设计品质,使数学核心素养融入数学教学设计过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时代是指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融合背景下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是网络信息移动化.移动互联时代技术与社会的合奏促进了教师专业理念的加快变革,社会背景和学习环境融合促发了教师知识的加速更新,智力与技术的整合促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快捷.现实的状况是教师虽然认识到移动互联时代对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但在行动中努力不够,为此,在信息化的环境下,采取有效的方法以培植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坚定从教的信念,进而形成坚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