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
《陈风.墓门》是《诗经》中一首篇幅简短却颇有争议的诗。笔者通过对陈国历史史实、社会习俗的考证和对该诗关键章句、字词的分析,又参之以相关文献,对《墓门》进行重新释意,同时,通过考证也推定《墓门》诗当完成于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44年之间,为《诗经》所收最晚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2.
息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方国早在商代便已存在于豫南地区,主要活动于淮河上游南岸的今信阳市罗山、光山境内。至西周时期,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在商代息国旧地重新分封同姓方国,也称为息国,文王第三十七子羽达为第一代息国君主。周代息国始为伯爵,后为侯爵,活动中心向北移至淮河北岸,主要在今天信阳市息县县境,故城在今息县县城西十里处的青龙寺。姬姓息国在公元前683年为楚人所灭,息人被迁往楚地安置,息君自称为“息子”。息国故地沦为楚的一个县,成为楚人向北与北方诸侯逐鹿中原和向东经略淮河中游地区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行仁爱思想,以史官和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先秦学者们开始了对远古神话传说的大力改造:以虚构远古历史宣扬以德治国、安民利民的仁政理想,以重塑神话人物树立天下为公、爱民如子的仁君典范,以善恶之争彰显天命无常、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于是上古神话传说的内容被重新编写,神话人物被重新塑造,神话阵营被重新划分,中国古代的原始神话在这里发生了巨变。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出时代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仁爱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弦国源于北方狄人的一支隗姓的赤狄,是古老的炎帝部族的后裔。早在商代便已进入中原,西周时在豫南建国,为子爵,公元655年楚人灭弦。弦国故地在汉代软县和西阳两县之间,即今天罗山县西北部,北为息国,西北为江国,东边是黄国,弦国的建立体现出周人分封方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行仁爱思想,以史官和儒、道两家为代表的先秦学者们开始了对远古神话传说的大力改造:以虚构远古历史宣扬以德治国、安民利民的仁政理想,以重塑神话人物树立天下为公、爱民如子的仁君典范,以善恶之争彰显天命无常、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于是上古神话传说的内容被重新编写,神话人物被重新塑造,神话阵营被重新划分,中国古代的原始神话在这里发生了巨变.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出时代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两汉时期仁爱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一书,对神话的搜罗相当丰富,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都保存其中,是研究上古神话的珍贵资料。但因《淮南子》是部理论著作,它的目的是在为汉王朝提供一套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治国方略,这些神话在书中是作为论据使用的,这就使得《淮南子》一书中所保存下来的上古神话历史化倾向十分明显,就《淮南子》而言,神话的历史化主要体现在神话英雄与始祖神向人间圣王转变使神话成为历史;神话的伦理化和仙化话转换了神话故事的存在时空;通过凸显神话的尚德精神与政治色彩使神话发生质变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道国是周代淮河上游的一个小诸侯国,姬姓。它处于中原腹地的南端,南临淮河,北接中原,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当楚人北进淮河流域时,道国成了楚国实质上的附庸,约在公元前500年前后,被楚昭王所灭。道国故城即汉晋时期的阳安县故城,在今确山县北、驻马店市区南部的古城镇一带。20世纪80年代在周代道国故地确山县竹沟镇出土的"嚣伯匜"与道国无关。  相似文献   
8.
各民族的先民们都曾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做出过神话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仅体现出一个民族的个性,也体现出其文化精神。中国古代的原生创世神话和后起的体系创世神话都展示出勇于牺牲和甘于奉献的伟大品格,体现崇尚道德、注重伦理的个性特征,从而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淮南王谋反案是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刘安之死既反映了他注重养士却疏于管士,治家不严,不会随时局变化改变自己行事方式,最终导致身死国亡的管理局限;也反映了西汉前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政治斗争、黄老学说与儒家学说的思想文化斗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