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课堂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与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教与学活动进行的价值判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的是发生在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  相似文献   
2.
讲《沁园春·雪》《破阵子》等经典的诗词,应首选诵读的方式。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人到诗文创设的具体意境中去,让学生首先感受到了诵读的魅力,同时能激起学生想自己读一读、试一试的激情,然后老师再带领着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去体会诗人心中的情感。在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时候,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运用手势辅助、或者不同的面部表情来把自己的感情倾泻出来。《破阵子》是一首壮词,因此在教学时也可以把引导学生通过豪迈地朗读去体现诗词中的豪壮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词中的壮阔景象,领悟到词人的感情,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加深对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4.
语文能力是指人能顺利完成某种语文活动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心理特征的总和,语文能力是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的语文能力应从传统的听、说、读、写向听、说、读、写、看、评转变,各项语文能力应该综合考虑,形成看、读、听相结合的阅读能力观,判断、分析与表达能力相结合的评述能力,听、说、读、写相互关联,融会综合.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文字自身而言,汉字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语文教育而言,它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一概地抛弃传统,否定传统,当然也不能简单地回归传统,而需要根据我国语文教育的民族性特点,继承和吸收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而使我国的语文教育在走向科学化、国际化的同时又呈现出独有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