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地方感的生成是乡村教师“留得住、下得去、教得好”的重要保障。形成良好的地方感,能够让乡村教师与乡土建立深厚的情感羁绊,主动传承乡土文化和积累乡土知识,从而助力教师增强留任意愿、秉持乡土文化自觉和开展地方本位教育。然而,现代性席卷下的地方“同质化”、文化冲突蔓延下的地方“模糊化”、虚拟空间侵占下的地方“悬浮化”等现实困境阻碍着乡村教师地方感的生成。本文主张,应构建因地制宜、系统完备的乡土资源体系,以形塑教师的地方依赖;营造浸润思维、提振精神的乡土文化氛围,以深化教师的地方认同;创设身心栖居、多元参与的乡土生活环境,以增进教师的地方依恋。  相似文献   
2.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由于严峻经济形势对教育系统的多重冲击、学习者需求的转变与丰富、协调重要与紧迫事项成为政策导向等内外驱力的影响,OECD国家协力制定了全新的教育政策框架以增强教育系统抵御风险与危机的韧性。该政策框架以具有弹性的政策指针和具有响应力的组合政策为抓手,在完善教育政策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聚焦于培养适应型的学习者、营造广泛型的学习环境和构建信息型的学习系统,旨在建立一个具有复原力的教育生态体系。基于此,该政策框架立足于教育活动的动态性、适应性与联动性,主要从优化信息系统、支持师生共进和建立战略网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3.
乡村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影响着乡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我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乡村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目前乡村幼儿教师的整体薪资待遇较以往有一定的提高,但涨幅不够明显且对比其他学段教师仍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不同地区的乡村幼儿教师实领工资呈现出“东部崛起,中西持平”的格局。本研究通过对乡村幼儿教师薪资待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内部各维度间存在较大差异,乡村幼儿教师的实际薪资待遇会受到园所性质、学历层次、编制情况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为此,本研究建议需要从财政投入与监管、提升教师学历层次、淡化园所性质和编制的影响等方面改善我国乡村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天性是一切教育的依据与起点,其良好的发展对于幼儿一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对幼儿天性教育进行探本溯源,寻觅与现代社会相适切的天性教育经验颇具价值。审视当前家园中幼儿天性教育的开展现状,能够发现:在家庭中,天性教育容易被功利化观念所掩盖,许多家长因自身不够专业而选择逃避对幼儿天性的教育;在幼儿园中,教师虽具备天性教育的专业性,但在开展活动时仍缺乏应有的实践性和自主性。为此,应在家园共育的良性互动中共持尊重敬畏的教育观念、共建和谐自由的成长环境、共创灵活多元的发展契机,在科学顺应、呵护、引导的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舒展幼儿天性这股“渠间之流”。  相似文献   
5.
在低生育率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况。在潜在机遇方面,新生人口减少会影响学前教育的资源需求、生师比例和班级规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前教育资源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为教师开展保教活动增能减负,并降低“大班额”所带来的教育风险。在现实挑战方面,新生人口分布不均增加了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难度,师幼互动持续深化拔高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基准,入园幼儿数量下降加剧了园所运营的阻力。为此,应坚持公平正义原则,运用多元举措优化结构性资源配置;构建专项培训体系,强化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师幼互动质量;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开拓综合路径改善园所运营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