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刘呐鸥在其小说集《都市风景线》中塑造了摩登女郎的形象,这种形象实际上是都市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产物,因此具有明显的异域特征。这种特征既表现在她们的外在形象上,也体现在她们的行为方式上。不仅如此,作家还通过这类形象巧妙地拆解了男性霸权与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2.
政府部门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不仅要采取措施、及时应对,而且还应树立信息意识与媒体意识,将事情真相及时告知公众,不得拖延甚至瞒报。为此,政府部门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倾听社会呼声,与媒体保持良好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形象与公信力的损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铁路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中国铁路的组织机构是以运输为中心,由运输、工业、工程三大部门和科技、教育及后勤保障等系统构成的综合体系。在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上,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大用户。目前在  相似文献   
4.
人文知识分子在当下中国社会究竟该如何定位,是做一名专业的学术研究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是"以笔为旗"、继续发扬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的传统,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当代人文知识分子。本文尝试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个人的看法,那就是知识分子应当扮演学者或思想者,但无论扮演哪种角色,都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或成为"有思想的学术",或成为"有学术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七月派”笔下的抗日叙事与其他抗战文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对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的刻画、对战争荒谬性的揭示,从而使“七月派”的抗日叙事呈现出特有的悲壮、苍凉、沉郁的艺术风格。而这种叙事态度与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胡风的文学观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