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简要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中的社会责任和国际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意义下的通才教育理念,并着重介绍了基于通才教育理念下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5+3”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具有号召力的口号和教育观念而广为传播,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仅从中周的闰情和教师教学生活的多维视域出发,来论述当代中学科学敦师应当成为一个研究者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开放自主型实验的内涵与特征的阐述,对如何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开放自主型基础物理实验新体系,以及新体系的运行系统与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师的课程结构模式,是指科学教师培养中普通教育课程、科学教育课程以及教育专业课程的组织与协调方式。在阐述了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科学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学教师培养的实际,提出了科学教师的培养应实行分段培养和组建多样化的见习师范学校与职业发展学校,确立"以学校为基地"的科学教师培养方式,与普通中小学之间建立广泛的"伙伴合作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应以经典知识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将现代物理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具有现代气息,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使陈旧的物理教学变成活生生的、具有朝气的物理教学。在教学中,可以象杨振宁博士所讲的那样,将现代物理知识进行“渗透式”教育,尽管在介绍时不可能把与中学内容相关的现代物理知识讲的太明白,但总比把课程封闭起来讲要好得多。通过对现代物理知识的渗透,可以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配一些“接口”和开一些“窗口”。“接口”可使学生了解我们现在许多近代和前沿的东西往往是在所学某些内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延伸出去的。在适当的地方开设一些“窗口”,可以引导学生向窗外的世界望一望。哪怕仅仅是“一瞥”,都会开阔他们的眼界,让学生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科学的强烈欲望,还可以促使他们从小立志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中国科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的百年嬗变,对21世纪初期中国科学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从学生发展、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新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学科学教师教育科研选题的十个具体的切入点和选题举例:指出教师不能只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而更应当成为一个研究成果的产出者,应当以研究作为解放自身的武器,使教师工作获得生命力和尊严。  相似文献   
9.
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教训等被动实践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无论是在教科书、学习辅导资料中所展示的例题、习题,还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例题和习题,除极个别的思考题外,均属于“抽象问题”,而开阔背景下的原始问题却寥寥无几,因此,传统的物理教学,在原始问题和抽象问题之间产生了一个断带,一条鸿沟,很多学生只知道根据已知条件和现成的物理模型去解题,遇到实际问题则常常束手无策。这种现象若长期存在下去,那么对于落实新世纪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认识开阔背景下的原始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