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2年在江苏省地名普查工作中,发现了赣榆县金山乡的徐阜村。笔者认为这个“阜”字可能是“福”字的同音(讠为)变,而“徐福”当是历史上的秦方士徐市。于是,笔者根据历史文献及考古文物而追溯考索,于1983年6月写了一篇《秦代方士徐福东渡日本新探》,  相似文献   
2.
秦代方士徐福浮海东渡事,史籍虽有记载,但因过于简略,甚至连徐福故里及出海地点都是语焉不详,加上又有比较浓厚的迷信色彩,所以,史学界对是否确有徐福其人,以及他是否有东渡事,均有疑窦.笔者最近参加地名普查工作,在江苏省赣榆县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3.
去年,在徐州地区邳县的燕子埠发现了一座汉代的画象石墓。此墓已遭到破坏,既无葬具亦无葬物,人骨也早已腐朽。基顶部分塌毁,淤土堆积于墓室之中。墓室的石壁上、有阴线雕刻的各种珍禽异兽,从其上方的榜题看,计有“福德羊”、“骐驎”、“朱鸟”、“玄武”(朱鸟,即朱雀;玄武,作龟蛇相交之象。汉代的四神:即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守方位之神)。这些都是封建统治阶级认为是很祥瑞的东西。除了少量的画象石以外,还发现了题铭,这是很重要的。因为题铭上面有明确的纪年,为研  相似文献   
4.
(一) 《兰亭序帖》相传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所写的一篇序文,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高峰。学术界一致公认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确曾起过承先启后的作用,被奉为“书圣”,而《兰亭序帖》又被推为“法帖第一”。但是,谁也没有见到过王羲之书《兰亭序帖》的真迹。就是王羲之书的其他一些书帖,如快雪时晴贴、平安帖、丧乱帖等书陪帖的真迹,也没有人见到过。《兰亭序帖》传世本种类颇多,但都不外乎是摹本、临本、钩填本、石刻本,各本并列比较,又都不尽相同。因此,关于《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在我国书法史上已争论  相似文献   
5.
徐州古称彭城,是一座具有四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在徐州附近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汉墓,出土了数量可观的汉代文化遗物和内容丰富的汉代画像石。这些文物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徐州地区在两汉时期的社会面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汉代文明的资料。两汉时期徐州地区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连云港市孔望山的摩崖佛教造象,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重视,报刊杂志上已发表一些论文,探讨它的题材、内容、故事来源、与佛教石窟寺艺术的关系,以及它的凿成年代,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一处佛教造象的凿成年代,有人认为是东汉桓、  相似文献   
7.
(一) 在云龙山的北麓,徐州博物馆的后面,有一座黄土堆成的土丘,当地人们也就习惯地称它为“土山”。明代嘉靖年间,户部主事岳东升曾表其墓,有立碑题名“楚亚父范增之墓,故土山又称“亚父冢”,亦称范增墓。它的位置,徐州府志和铜山县志都有明确的记载:“范增墓在城南里许,古名亚父冢”。水经注也称:“今彭城南,项羽掠马台(或作凉马台,今作戏马台——笔者)之西南山麓上即亚父冢也”。看起来从南北  相似文献   
8.
《大风歌碑》亦称歌风碑,在徐州西北沛县博物馆内。碑共两块,一块残碑高1.70米,宽1.23米,传为汉碑,字迹模糊,下部残缺;另一碑为元代大德十年的摹刻碑,高2.35米,宽1.23米,据传是当时邑令罗士学按照汉代原碑摹刻。碑阴刻着刘邦作《大风歌》的缘起和经过,并且说:“……后人因台作室,前立碑石,大篆镌凿是歌。奈岁久,风摧雨剥,字画残缺,于是……买石材摹勒旧字,易而新之,旧碑亦存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