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应用β-葡聚糖刚果红营养平板法(GCN平板法),从土壤中筛选产β-葡聚糖酶的丝状真菌。温度、初始pH、平板的厚度都会影响产β-葡聚糖酶的霉菌分解底物所形成水解圈的大小及透明度。选用筛选的黑曲霉做摇瓶实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大麦粉2g,麸皮2g,(NH4)2SO40.2g,豆饼粉1g;最佳培养条件是:温度为30℃,初始pH5.0,装样量50mL。  相似文献   
2.
一JPEG2000的背景随着个人计算机处理速度的飞速增长,以及Internet的蓬勃发展,使用数字图象进行信息交换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目前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即JPEG)的应用范围有很大局限性,不能满足许多新的应用的需要。因此,ISO/IECJTC1SC29第1工作组在1997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工作项目即JPEG2000,以适应数字图象在质量、尺寸、应用上的扩展而对图象压缩提出的更高要求。JPEG2000的目标就是开发低实现复杂性、高性能的静态图像压缩手段,并力争适应多种应用环境,特别是能适用于一些资源比较有限的环境。JPEG2000计划在本世纪末…  相似文献   
3.
基因工程制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是一个正在不断发展的高技术综合体系.也是国际上优先发展的高技术领域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诞生以来,最先应用基因工程且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便是医药科学。DNA重组技术不仅直接提供干扰素、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基因工程药物,供临床治疗使用,提高对恶性肿肿瘤、心脑血管病、重要传染病和遗传病的防治水平.而且也广泛应用于改造已有的抗生素和生物制品等传统医药工业。基因工程药物已形成一个巨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本就基因工程制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金针菇菌丝进行机械破碎,再经棉柱过滤后,获得了菌丝断片单细胞悬液,利用紫外线及亚硝酸对其诱变。发现不同菌龄菌丝断片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较亚硝酸低;存活率曲线中,两种诱变处理均出现了一段平台期,此时致死率约在30%~40%;利用透明圈法测定正变率后发现,两种处理中较高的正变率都出现在平台期之后,即亚硝酸诱变在40s~50s,紫外诱变在120s~140s;传代实验证明获得的突变株遗传性状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应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中分别扩增出16S、23S核糖体RNA基因(rDNA),以[a-^32P]bATP经缺口平移法标记rDNA后作为广谱探针。选用BamhI、EcoRI、HindⅢ等不同限制酶,对肠杆菌科细菌及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暴发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酶切。凝胶电泳分离各片段后,通过Southern杂交。获得各菌株rDNA指纹图。每个细菌都可以从r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得到鉴定。rDNA指纹图显示出种特异性。明确地区分出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传染源。该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既可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也可作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