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文字起源于劳动生活,后经历代劳动人民的磨洗和文人的整理,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就像一颗镶嵌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夺目的明珠,它照耀着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中华儿女;它照亮了丰富多彩、斑斓绚丽、涵义含蓄的中国文化;它催发了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一朵朵奇葩。我由衷地赞叹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留给我们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但能使我们增长  相似文献   
2.
唐代政治昌盛,为中国历代王朝法制修明之期。其律、令、格、式等主要法律形式承前启后,完备精密,蔚为典范。其法律化的公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颇为完善,保证了各项法令的顺利执行,从而实现行政的高效率。这实为唐代政治昌明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本文试对唐代公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的法律化作一考述。唐代公文书的制作,尤其制书的制作,有专门的用纸。唐太宗时始用黄麻纸写诏敕。玄宗时,制用白麻纸,诏用白藤纸,书用黄麻纸。后来因白纸经常生虫,因此朝廷要求尚书省颁下诸司及州下县并用黄麻纸。①唐代特别强调公文书的准确无误,以显公文书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3.
清末社会,随着立宪思想的日益兴起,法政知识与法政人才成为社会亟需而倍受重视,法政教育也应时兴起。本文主要考述在清末立宪的社会思潮之下,地处西北边远的甘肃地区法政教育的发轫。  相似文献   
4.
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射箭队不断取得好成绩,其中不乏历史性的突破。中国射箭开始“看起来很美”。的确,中国射箭队近期的成绩正呈上升的趋势,但由此得出中国射箭即将迎来明媚春天的结论还言之过早,甚至是言之有害。应该看到,中国射箭运动的全面振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是,中国射箭如何社会化的问题。一项运动,如果没有好的社会基础,它的兴盛只能是一句空话。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射箭冠军赛上,中国国家射箭队总教练、韩国籍教练杨昌勋在谈到中国和韩国  相似文献   
5.
阮兴 《档案》2011,(1):27-29
20世纪初,清廷内外交困,统治岌岌可危。迫于时势的发展,更主要为挽救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经立宪派的多方策动,在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归国之后,清廷于1906年9月1日颁布上谕,决定“仿行宪政”,不过又宣称:“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操切从事,须先从改革官制入手,廓清积弊,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一个人完成了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总教练的“三级跳”的时候,他对他从事的这一体育运动还有什么不能洞悉的呢?已入不惑之年的许海峰正是这样步入了射击领域里的不惑境界。3月,身为国家射击队总教练的许海峰来到中国射击队飞碟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西方学术分科观念与方法日渐为国人所重视、接受。同时,西方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纷纷传入中国,一些学者以近代西方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观念、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学术。西学东渐之下,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一些新的学术研究门类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学术的体系当中,并最终发展为独立的学科。中国学术体系与西方学术体系逐渐得以对接。这是近代中国学术发展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兴起,也昭示了这一学术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唯物史观在中国学术思想界风行一时。用唯物史观来解释中国历史成为其时中国学术思想界的一种新倾向。与此同时,国民革命的失败使得中国社会各界格外注意于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探讨,并引发中国社会史大论战。在论战中,唯物史观大行其道,从而促使了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兴起。但论战中大多数人的研究因政治上的干扰于中国经济史研究不但贡献殊少,且反使中国经济史研究一时偏离了学术研究的正轨。一些学者意识到问题所在,起而矫偏救弊,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这一因社会革命运动而起的学问的学术规范化。厘清这一段历史,有助于理解、认清近现代思想、政治与学术之间的纠葛关系。  相似文献   
9.
《满文老档》是以满文书记的记事性档册。它是研究清入关前满洲社会、后金汗国的兴建、扩张以及满族语言文字发生、变化的第一手材料 ,具有重大的价值。《满文老档》有原本与重抄本之别。原本成于清入关前。明万历二十七年 (1595年 ) ,额尔德尼等奉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命创制满文 ,此即无圈点的老满文。满文创制以后 ,后金汗国的记注官遂以该种满文来记注当时的各种活动。这些记录作为后金政权的官方文献保存下来 ,形成记事性的满文档册。这些档册以记事为主同时也选录公文、案牍的内容和抄载其它档案的资料 ,内容宽泛 ,载记全面。但由于这…  相似文献   
10.
研究清末甘肃史、西北史者,无不抱憾于这一时期档案的匮乏、残缺,因为档案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不可或缺、最为重要的原始资料之一。民国时期,甘肃曾发生两次大规模的毁档事件。一次是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所毁档案时限在1915年至1930年间。[1]一次是在民国二年(1913年),所毁档案上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