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创造性思维品质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内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呢 ?一、设疑质疑 ,培养思维品质的探求性“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极为活跃的生理阶段 ,面对“疑惑” ,有探索求解的浓厚兴趣而质疑破疑。在阅读教学中精心设疑 ,引导质疑 ,是培养学生探求性思维品质的途径之一。教《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 ,板书题目后 ,我提出这样的疑问 :题目的隐含信息是什么 ?让学生讨论。学生一时悟不出来 ,…  相似文献   
2.
1.菹醢——古代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菹,切碎。醢,鱼肉等制作成的酱。例:比干菹醢。(屈原《涉江》) 2.大辟——商、周、春秋、战国等时期死刑的通称。五刑(注)中最重的一种。执行的方式很多,有的极其残忍,如枭首、腰斩、剖腹、凿颠、镬烹、磔(分裂肢体)、车裂、焚等。亦泛指将犯人砍头处死。例: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方苞《狱中杂记》) 3.汤镬——汤,滚水;镬,无足大鼎。古代一种酷刑,把人投入滚汤中煮死、,例: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车裂——亦称“轘”或“轘裂”,俗称“五马分尸”;我国古代执行死刑的一种残酷的方式,即将人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匹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周代已有。例:杀夏征舒,轘诸栗  相似文献   
3.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崇明义章第一》)头发并非等闲之物,与头发相关的很多词语,常带有特定含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特殊年龄段的代称以头发的色泽代指年龄  相似文献   
4.
一些同学学习课文,不习惯研究课文的标题,其实,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深入研究文章的标题,对学好课文是大有裨益的。戏剧表演中有“一目传神”之说,作者常借标题这一“目”,以传文章之“神”的。这里侧重从提高读写能力方面谈谈抠题目,学课文。抠标题,辨文本很多文章的标题常以标志性的词语标示文体。如《游褒神山记》、《小石潭记》(着重号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