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5年   6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许多活生生的事实和统计调查数据表明,随着新教材、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数学内容的逐步深化,教学方法的突破创新,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部分高中数学基础薄弱生数学能力越来越差,越来越厌学,成绩越来越差。他们虽然想学好,却越学越吃力,出现了部分高中数学基础薄弱生严重偏科的现象。因而,对高中数学基础薄弱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有机结合是《普通高中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标准》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上都对渗透情感教育作了明确的要求。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已逐步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一线教师,应如何贯彻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因此,课堂练习实效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如今,我们老师觉得教书越来越辛苦,上课很难把握,总觉得课堂时间太少,恨不得在一节课内把各种类型的题都讲给学生听,有时甚至"加班加点",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整天忙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一些问题,最终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还被校长戏称为"最笨的老师"。面对这一现状,不得不要求我们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的练习"过多过繁"或是"太多太易"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致使有些学生"吃得太撑",有些学生"很饿",学生在课堂上还经常出现"听的懂,自己不会做"的现象。练习的无效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数学课堂练习是否科学合理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正确把握练习的"量"与"度",合理组织练习,才能使学生的练习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构建知识系统高考试题的设计,重视数学知识的综合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尤其重视在知识网络的交会点设计试题。而一轮复习结束后,知识点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还是孤立的,二轮复习的过程,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断深化的过程,要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以分类、归纳、综合,形成一个条理化、排列有序、知识之间关系清晰的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可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提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组合,探索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如函数、导数、方程和不等式以及数列在解决问题时经常相互转化;再如解析几何中曲线与方程和代数中的函数与图像之间的联系;解析几何与向量,解析几何与导数等。  相似文献   
5.
在深化课改的背景下,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这些观念尽管已深入人心,但对于具体的操作方法,学校和教师一直都在积极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这摸索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是高中的基础的学科之一。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由此可见数学的重要性。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够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那么如何才能在知识日益更新,不断变化的考试中取得高分呢?我认为:只要有恒心、有毅力,锲而不舍的付出,奠定好根基,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必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要提高能力,获得高分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高三数学复习在经过第一阶段复习后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它既不能重复基础复习,也不能过于综合而脱离基础,综合复习必须与高考紧密结合,尽可能地提高复习效率。因此我个人认为应该按高考的三大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为复习主线,以知识内容为辅线,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